朱令儀從山貨堆裡把那幾株老山參拿出來,展開紅布給大家瞧瞧。
“嘶~”不知誰倒吸一口氣,特别是看到那株根須都老長老長的老山參,壓抑着激動的心,低聲叫道:“這不得兩百年吧?”
百年人參謝家也有幾根,但都沒這麼長的根須呢。
朱令儀輕輕撫一下根須,道:“三百年還長些。”
“我去,真是活久見了。”
這麼貴重的東西就被她随便堆在蘑菇木耳裡,像話嗎?!
朱令儀又展開另外幾株,“這兩個是百年往上的,這幾個是五十年往上不到百年的。”最後這種其實才是藥鋪裡比較常用的,畢竟上了年份的人參特别貴重,能用上二三十年份的人參都是一般人用不起的藥了。
謝家人經常接觸這些貴重藥材,像朱令儀手裡這麼好的貨色,确實十分稀缺。
謝景直接伸出胳膊攏住,“别往外賣了,你有多少,我都要了。”他家倆上了歲數的老爹老娘呢,這玩意最得用,被他遇上了就是緣分,在沒有錯過的道理。
謝家子弟這下可不謙讓了,上了百年的老山參這東西都是可遇不可求,謝家各房頭哪家沒個上年歲的?可不能讓小老叔吃獨食。
謝玉廷也無奈地望着小老叔,他們也需要這東西,非常需要。尤其他們這種大戶人家,秋後就要開始準備各種節禮,年禮了,這些老山參可是硬貨,除了自己留着備用的,重要的節禮放一根就相當出彩了,别的都是添頭。
眼瞅着是不夠分,謝玉廷低聲跟朱令儀詢問,朱令儀點頭道:“我手上确實還有些,這次下山主要是販牲畜,山貨隻帶了稍許,打個樣子的。”
謝大爺當即道:“你還有多少,隻要品質跟這裡的相當,我都要了。價錢你盡管放心,在京城什麼價,這裡也一樣。”他一擺手制止了謝家幾個兄弟要說的話,“回頭家裡怎麼分,咱們另外再說。”總不能在人家鋪子裡就搶,一來不好聽,二來顯得太急了。
朱令儀斟酌道:“三百年份的還有兩根,一二百年的有十來根,百年的看你需要幾株。剩下幾十年不足百年的,也一樣。”要幾根有幾根。
謝家人聚在一起低聲商量。
他們各房雖然實力有差别,但大差不差,大家都有經常走動的親朋舊故,百年老山參這種救命的東西,有時候誰家缺了,還得互相借一借呢。再說了,這東西都是備着萬一的,放久了藥效就變差了。
記得有一次謝三爺就是謝玉樹需要百年人參配藥的時候,自己家藥庫拿出來的一看都有些糟了,藥效也不成了,還是去王家借的一半截才配成藥。
現在有新鮮的當然要拿下。
隻是這些好東西都拿下的金額可不低,說起來也算是互惠互利。因此,商量一番後,定下數量,除了謝景不肯讓的這些,謝玉廷又要了二株三百年份的、三株一兩百年份的,百年份的要了十株。
至于價錢,怎麼說呢,反正朱令儀覺得,從今天開始就是不販賣牲畜了,這輩子也能過得不錯。
跟有錢人做生意的好處就是不必斤斤計較,謝家出手大方,她還省去了四處問價的麻煩,縣城裡就沒幾個有錢人,能出的價肯定比謝家低得多,就是府城也不會比謝家給的高。
朱令儀為此還特地免費搭送了些山貨蘑菇、野菜幹啥的給謝家人,明陽山的東西,就沒有不養人的。
謝大爺收的也不客氣,小老叔還特地問她有沒有上次吃的那種果子,有的話他買。
朱令儀知道如今這個世界,就大裕朝來說,豪門的日子确實比普通人家好很多,像謝家這種世家自己也有果園子,但品種大多是常見的那幾樣,特别好吃的往往不耐運輸和儲存,每年能分到各房的也是有限的。
朱令儀答應下次帶兩筐給他們。
================
這次不像硝石制冰的錢能自己調動,這回直接發快訊給京城了。
調動這麼大的金額,就是謝玉廷也得跟家裡說一聲,彙報彙報啥情況,說不定送錢來的還有藥庫的藥師跟着驗貨。
這些朱令儀都沒二話,驗貨更是正常,隻要不是故意壓價找麻煩,她都接受。真找麻煩她也不怕。
朱令儀等着鋪子開張後再回山上,不然五天時間太短,來回跑路都不夠的。
這期間倒是謝玉樹帶人從府城回來了。
案件在縣城這裡就已經算是徹底結案了,并且當天,所有涉案人員包括家屬就被押送去府城了。具體細節朱令儀沒問,反正她得了一百吊錢賠償金,聽說府城和京城都抄了好幾家,肯定沒少抄出東西,這一百吊簡直毛毛雨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