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乙奇怪了:“你們開業的時候不是請過這些巡查麼?怎麼現在來問?”
朱令儀摸出一包肉脯塞給對方,道:“唉,這不是想法子混個臉熟麼?你有沒有關系比較好或者說得上話的?我有事兒請教請教。”
“什麼事兒?”小乙嚼着肉脯還警惕地問她。
“我想在鋪子外面擺個攤子。。。。。。”
小乙:“這個找誰也沒用!京兆有規定,在繁榮大街正面上就不允許沿街設攤位。這是京城的臉面,不得收拾幹淨整齊了哇?”
“想設攤子你應該去廟會才熱鬧,那人才多。”
朱令儀撓了撓下巴,“廟會啊?幾天一次啊?”這個她聽說過,好像逢年過節會有的集會,非常熱鬧,尋常百姓和有錢人家都愛逛逛的。
這倒是個好主意,就是這時間太短的話,有點不方便。
小乙見她轉移了注意力,不再想着在繁榮大街外擺攤子了,不由暗自松口氣,真怕她拿着内衛的令牌去京兆府尹那要求在門外擺地攤啥的。
咱内衛就丢不起那個人。
作為内衛的萬事通,小乙是知道朱令儀的貨裡有一批數量不少的凍貨一直沒見動靜,這東西屬于平民百姓的熱銷貨,在繁榮大街确實不大合适。
“現在快過年了,廟會天天都開着,你租個帶庫房的攤子,可以按天算,去那裡逛街的人才是買這類貨的。就是得多備幾個人看着。”
不然,人多手雜,最容易丢貨了。
怕她亂改主意,小乙還親自帶她跑一趟負責廟會攤子的巡查那裡,硬是給她弄了個位置不錯的,價錢當然沒有優惠,就這位置,每天兩百文,帶庫房。
“咱們廟會是東門進,西門出,你的東西重,比較适合擺在靠近出口的地方,不然誰能扛着幾十斤的東西逛廟會呢?”
朱令儀卻指着進門不遠的地方,“我在這裡另租一個攤子。”
來都來了,當然得把能買的貨都擺出來啦,果子幹,肉脯啥的小零食正好進門就買上,邊吃邊逛麼。
她這些天也沒讓夥計們都閑着,特地買了不少油紙,裁成巴掌大的正方形,讓夥計們把果脯、肉脯、果子幹啥的,分成一包包的定量,用油紙包好,蓋上明陽山貨的印章,到時候直接按包賣,比較方便。
現在鋪子裡都是這種包好的,如果有要的多的,可以另外現稱。
如果去廟會那麼人多的地方,最好就是提前打好小包裝,免得你多他少現稱現賣很麻煩還不衛生。
可惜,現在沒有通明包裝袋,不然更方便了。
這麼一想,還得多備幾把稱和稱盤,還有會打稱的夥計。。。。。。
朱令儀的心思已經飛到廟會去了,剩下兩個人互相瞅瞅,都不吱聲。
***
朱令儀果斷租下兩個攤子,開始往攤子上安排人手。
每個攤子都安排了三個本地買的仆人,他們負責叫賣,跟客人交流,比較口音還是說有些不同的,另有十個自己帶來的夥計,幫着搬貨,打包,看着東西,小八負責在凍貨攤子上打稱,老七負責收錢;
另一個攤子安排差不多,大有負責打稱,姜家一個算賬又好又快的夥計負責收錢。
梁三哥和丁姐夫幾個負責每日出貨記數等。
風風火火安排起來,不出三天,廟會上就多出了兩個插着“明陽山貨”旗子的攤子。
每個攤子上都有兩個夥計拿着自制的“擴音器”叫賣:“走一走,看一看來,大叔大嬸,大爺、大娘、各位哥哥姐姐,都來看一看,咱們明陽山貨到廟會嘞。一樣的品質,一樣的美味,可以先嘗後買,不好吃不用付錢。。。。。。。”
“美味凍梨嘞,又冰又甜,吃一口甜到心。。。。。。”
“好吃的蜜汁肉脯嘞,吃過忘不掉。。。。。。”
“凍柿子,凍柿子,吉祥如意柿子,甜得塞蜜嘞。。。。。。”
“凍魚,明陽山裡的凍魚,味道鮮美,營養豐富,絕對滋補。。。。。。”
反正夥計們背下東家給的詞兒,人工循環地拿着擴音器叫賣起來。
東家說了,買得好有獎勵。
***
不得不說,這“擴音器”雖然簡陋但确實給力,至少對目前别人隻會嘴巴吆喝的人來說,形成單方面壓制的效果。
尤其是他們提前把東西弄了一部分打成小包裝,第一次買的人隻花二三十文買一包嘗嘗味道,沒什麼壓力。
而一旦吃過,回頭買多幾包,甚至要幾斤的也是有的。
凍梨、凍柿子,凍蘋果等都有提前切成小片的供試吃,這比大多數隻能看着挑的要有優勢得多。
眼下大多數人不想占小便宜,尤其是大庭廣衆之下,嘗過覺得好的,基本多少都買幾個。
看着堆了後院幾大堆的凍貨,第一天就出了三分之一。
這還是貨備少了,來不及補貨。
“哎嘛,做生意還得是京城這種人流量啊。”朱令儀感慨,雖然每天攤位費、人工費都是不少,可賣得也是真多。
不出五天,所有凍貨,幹貨這些就一掃而空!
要不是得給鋪子裡留些賣高價的,她能直接賣空的了。
“唉,貨還是帶少了。”
不少客人第一天買完,第三四天又回來買的,都是吃了覺得好的。
顧客說:“往年沒買到這麼好的,價錢也還算公道。”
夥計們忙着賣貨的時候,朱令儀也沒閑着。
她得尋些能販回去賣的東西帶着,不然回程走空多不劃算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