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雨望向其中一排擺放醒目的瓦罐、陶盆之類的東西,:“買個陶盆,不知是什麼價錢?”
小夥子領着春雨走到放陶盆的地方介紹道:“這種小一些的十文,那種大一些的二十文。”
春雨看那小的和自家現在用的差不多,大得雖然洗果子更方便,但錢不夠,靠自己也拿不回去,遂掏錢買了兩個小的。
家裡現在用的陶盆,除去自家的,就是借的梁思源家和田嬸家的,梁思源做飯少不太用得着,而且也能來自家吃,但田家那麼些人吃飯,自己再用下去,就有些不識眼色了,所以有了錢,春雨還是立即先買陶盆。
明天賺到錢再買兩個,就能将梁思源的盆還給他了。
買完盆,姚瑜背一個,另一個,春雨抱在懷裡,出來背着綠豆粉就夠姚瑜累了,還要往回走,背一個足夠了。
即使回去因為有陶盆背着,并不輕松,但春雨姐弟三人的心情卻很輕快,看着這些天添置的東西,感覺日子有了奔頭,再累心裡也是高興的。
姐弟三人回到家差不多是巳時過半,還沒到中午,稍微歇息歇息,将陶盆還給田家,回來就接着洗果子。
等洗完一桶的果子,春雨就開始做午飯,照例讓姚瑜和春芽去看看梁思源在不在家,春雨打算炒個野菜,蒸米飯吃。
兩人沒一會兒就回來了,梁思源還是不在家。
春雨奇怪了,從前不熟悉沒注意過,難道他之前就是這樣幾天都不在家嗎?
既然不在,春雨就隻做三人的飯了。
讓春芽去淘洗米,姚瑜擇菜,春雨燒火,姐弟妹三人合作,飯很快就好了。
吃着有滋有味的菜,春雨感慨,有了調料到底不一樣啊,野菜都好吃了不少,不像之前,就是清水煮野菜粥,最多放一點點鹽,什麼味也沒有,寡淡得很!
吃完飯,午睡了會兒,春雨就起來接着洗果子,忙碌中才能奮鬥出美好的未來啊。
昨日熬好的一瓦罐果醬,春雨打算自家吃,現下天氣熱,雖然她有仔細燙過瓦罐,而且熬煮的時間也夠長,蓋子也蓋得很嚴實,但她還是擔心放不了多久會壞,所以還是等食肆那邊傳來消息再現做吧。
賣出去的吃食最是得注意了,不能有一絲偏差。
洗完這些,之前和梁思源一起摘回來的果子就算是沒了。
等消息的同時,春雨打算再去摘些果子,閑時攢來忙時用,不然等給食肆那邊供貨時,隻熬果醬就夠了,哪還能多出空來摘果子。
況且果子也不是一直在樹上等着她的,看着成熟了就得趕快摘。
等洗完果子,已是傍晚時分,匆匆吃了飯,稍歇歇,春雨就開始做明日要賣的綠豆粉。
洗果子間隙,姚瑜和春芽已經搗碎綠豆,春雨也緊接着洗出綠豆粉漿,到春雨洗完果子,盆裡的綠豆粉漿已經沉澱好了。
做完五盆綠豆粉已是不早,閉眼睡去,再一睜眼第二天已經到來。
同昨日一般,先到山上去摘葡萄和桑葚,等回來背着綠豆粉再去鎮上賣。
今日不趕集,春雨打算街上賣一會兒,如果沒人的話,就試着挨家挨戶去賣。
情況沒春雨想得那般遭,在昨日春雨擺攤的地方,早有幾人在等着了,昨天第一個買綠豆粉的那個年輕婦人也在,旁邊還站着三個年紀差不多的婦人。
看見春雨來了,幾人忙圍了過來,“就是這個姑娘賣那個綠豆粉。”
春雨見狀知道生意來了,忙放下柳筐,快速拿出了綠豆粉,幾人看着盆裡一塊塊綠瑩瑩的綠豆粉,都道不錯,出聲要買。
“家裡人吃着都說不錯,确實開胃,我今天特意早早地過來等着你,還帶了幾個人,她們都好奇你的綠豆粉呢。”昨日婦人買了綠豆粉回去,光他兒子一人就吃了一塊還多,調着糖水吃了一塊,午飯時,又吃起了小一半的鹹口綠豆粉,家裡其他人都沒吃夠,都叫她再買些來。
恰巧昨日趕集回來時,碰到了相鄰人家,看到她這吃食都很稀罕,有最後沒買到的,告訴幾人明天還來賣,所以她們一早就在這兒等着了,生怕錯過。
四人,一人要三塊,一共二十文,付了錢,幾人忙着回家了,家裡孩子饞嘴還等着吃呢。
剩下八塊,沒過多久,昨天沒買着的人都陸續來了,你一塊我一塊,轉眼就隻留下一塊了,昨日那個老婦人看見春雨還在,疾走兩步,喘着氣過來,“再給我來三塊,你這綠豆粉做的真不錯,我這個老人也能咬得動。”
“大娘,不好意思,今日隻剩這一塊了。”說着春雨将陶盆裡的綠豆粉指給老婦人看。
老婦人嘴裡直道可惜,好容易找着了孫子愛吃,自己也愛吃的吃食,怎麼一下就沒了,不過隻剩一塊總比沒有的強,将最後一塊買了,慢悠悠離去了。
臨走時還囑咐春雨下次來賣時,記得多做點。
春雨笑着應下。
綠豆粉賣完了,問清姚瑜今日賣了多少錢後,幾人收拾東西去雜貨鋪,三十六文,再買兩個陶盆的錢足夠了,等再賺了錢,讓田二叔做兩個木桶、扁擔,春雨就有自己的工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