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春雨照常一早摘果子,然後再去賣綠豆粉,今日正好又是趕集日,所以春雨昨晚特地多做了些,直做了六盆綠豆粉。
梁思源一大早去将田老二家的木闆車還了回去,順便把新做好的木闆車拉了回來。
這回有了木闆車,不用背着柳筐去,着實省了春雨不少力氣。
之前幾次,春雨背着柳筐,裡面放着綠豆粉和陶盆,重得很,壓得她每次回來,肩膀上都是紅印,幾天也消不下去。
梁思源拉着車,這回輕省,不像果醬那麼多,那麼沉,也不用春雨在後面推着,所以這是她第一次這麼輕松地去賣綠豆粉。
去到鎮上,梁思源将柳筐從車上拿下來,春雨取出陶盆,擺好開始吆喝,旁邊同樣擺攤的一個年紀三十上下的漢子,看到春雨又來了,上前道:“小姑娘,你這綠豆粉真這麼好吃?”
他上個集市就在,親眼看見春雨吆喝了幾句,一眨眼的功夫,這個什麼綠豆粉就賣完了。
回去他跟媳婦說起來,他媳婦也很好奇這個綠豆粉,囑咐他下次看見了買一塊回來,正好給孩子嘗嘗鮮。
“大哥,肯定好吃,我這兒是有老主顧的,不好吃他們還能買第二次?”
男子點點頭,也是,看她生意紅火就知道味道差不了。于是從兜裡掏出兩文錢來遞給姚瑜道:“那給我來一塊。”他早看到小姑娘旁邊的小男娃是管收錢嘞。
春雨答應一聲,正要撈一塊綠豆粉卻被男子阻止。
“我現在還不回家,說着指指攤子上的東西,綠豆粉先放你這兒,待會兒我再來取。”
春雨望過去,就見離她不遠的一處地方,正擺着很多編制的柳筐、籃子之類的,男子也是來擺攤的。
春雨點點頭,收回了手,幫他留着。
男子見她答應,快步回了攤位上,正巧來了幾人要買籃子。
趕集人多,周圍的村子也有很多人來鎮上趕集,在春雨和梁思源輪流的吆喝中,那家裡隻要稍微過得不錯的,看見春雨的綠豆粉都會買一兩塊嘗嘗。
很快,除了擺攤子大哥的綠豆粉,春雨都賣完了,正想着将大哥的綠豆粉拿過去,青田村也有人來趕集,看見春雨和梁思源擺着攤子,眼睛一亮,好奇地過來看他們賣什麼,一打眼瞧見盆裡隻剩一塊的綠豆粉,驚奇道:“哎呦,還不知道這姚家的小姑娘這樣有本事?這是什麼吃的啊?竟沒見過。”
說完就要伸手拿來看看。
春雨看她想要往陶盆裡伸手,忙眼疾手快地攔住她那黑乎乎的手,“大娘,這是别人買了的,不能碰。”
大娘被駁了面子,臉上就不好看起來,“看一看又不會怎麼樣,我還能學得來?小姑娘家家不要竟學些小氣事!”
春雨面上點着頭,心裡着實不在乎,手下速度不慢地打包好綠豆粉,讓梁思源看着攤子,自己去旁邊的攤子送綠豆粉。
“大哥,綠豆粉賣完了,我們要回去了。”将綠豆粉遞過去,春雨看他一時半會兒不會回去的樣子,就拿了幾片葡萄葉子遞過去,“将這葉子墊在籃子裡,我倒些水給你,泡着會好一些。”
大哥的籃子編的細密,再多墊些葉子,裝個水沒問題。
春雨看着做工精緻的籃子和柳筐,真是想買一個,問了問價錢,大些的籃子要十文,柳筐二十文。
雖然今天賺得錢也夠買個籃子,柳筐的,但想想之後還要花錢收果子,又忍住了。
以後有錢再說吧。
另一邊,那大娘見春雨不搭理她,走了,氣個仰倒,正打算說些不好聽的話,梁思源懶懶道:“大娘,今兒沒有了,您要想買,明兒趕早。”
梁思源好歹是個大小夥子,那老婦人忌憚地看他一眼,也知道梁思源是敢打人的,不是村裡那些一般的小夥子礙于長輩,她還能說教說教。
恨恨地瞪了梁思源一眼,眼睛轉着又要打量姚瑜和春芽,被梁思源堵住,這才氣哼哼地走了。
等春雨回來後,幾人收拾攤子回家。
路上,梁思源突然道:“春雨,你心裡要有準備,被村裡人看見,你做生意的事就瞞不住了,少不了會有人說三道四。”
聞言,春雨看向梁思源道:“我知道,這是遲早的事,剛才那個大娘看着就不是好相與的,回去肯定會說。”
她想的是村裡人就是碰到她,會問她做生意的事,或者去她家探察探察情況,萬萬沒想到,村裡人會這麼“好奇”,還引起一場鬧劇。
見春雨清楚,梁思源也就不再說什麼了。
果然沒等第二天,下午,春雨做生意的事就傳遍了,不少人打着串門的名義來春雨家,想要看看春雨到底做的什麼生意。
那王婆子說得很神乎,是什麼綠色的吃食,都沒見過。
王婆子就是春雨他們在鎮上遇見的那位。
王婆子是青田村有名的愛傳閑話之人,任何事到了她嘴裡就會變了味,無甚事都能讓她編出幾分故事來。
她不止說了春雨做的生意,看到梁思源在一旁,更是說得難聽,說什麼,兩人住得近,又沒大人管着,早攪合到一塊了。
所以,來瞧熱鬧的,看着春雨的神情,滿是鄙視,小小年紀不學好,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