皺皺眉頭,春雨還是将今日的情形跟梁思源說了:“是今日做衣裳時,大家說起自己一年也未必能得一件新衣裳,我想着既然咱們有能力,或許可以做大點心生意或者其他什麼的生意也好,既多賺些錢順便也能幫幫她們。”
梁思源放下手中正在洗的陶盆道:“那你想怎麼幫?”
要問她具體的,春雨也說不上來,紅着臉道:“具體我還沒想好,隻是先有這樣的想法,你覺得行嘛?”
看着春雨期待的眼神,梁思源笑道:“我說不成,你就不做了嗎?”
當然不會!就算梁思源不同意,她也會試着說服他,或是找個兩人都能接受的法子。
但看到梁思源眼中的笑意,春雨笑着問道:“你不會不同意是吧?”
梁思源點點頭道:“既能賺錢,特别是之後還能雇人做,你不用再這麼辛苦,能輕松的當你的姚老闆,我何樂而不為呢?”
春雨瞪眼梁思源,“什麼老闆不老闆,你别埋汰人!”
看春雨急眼了,梁思源哈哈笑着趕緊求饒。
屋外本來厚厚的雲層中,漸漸露出一束日光,直直照進屋裡笑鬧的兩人身上,像是專為此刻兩個有情人而亮。
這情既是男子女子間剛萌芽的愛情,也是對待同為衆生的大愛之情。
時間快步如飛,轉眼間,深秋已過,冬日來臨。
一大早,春雨就同梁思源去縣裡買炭。
之前春雨他們有空就去山上撿柴,或是梁思源和李有功去山上砍了幾棵枯樹回來,柴火已是不少。
但是柴火不耐燒,有多少也是不太夠的,冬日天冷,還是得買些石炭。
到了縣城賣炭的地方,早有不少人等在那了。
賣石炭的地方很大,遍地都堆着大大小小的石炭塊,賣石炭的小販各圈定一個地方賣炭。
到處都是讨價還價的聲音。
石炭不比木炭,便宜不少,也很好燒,就是有些煙氣,但是耐燒。
所以除了富人,石炭更是受到大多數平頭百姓的青睐。
但燒炭的還是多以縣裡和鎮上的人為主,村裡的人大多還是燒柴和每年田裡收上來的稭稈撐着熬過冬日,哪裡能用得起炭。
春雨聽到前面的人問價,石炭是兩文錢一斤。
在心裡算算,跟梁思源商量:“咱們買一千斤吧?”
梁思源想了想道:“一千斤夠嗎?”
别聽着一千斤覺得多,其實根本沒多少,她剛才看到有一個人買了五百斤,才那麼一點,一整個冬天節省着燒也未必夠。
春雨也覺得自家這一千斤肯定也不太夠,他們不止要取暖,還要烤點心,如果之後真的研究出新點心,大規模做點心的話,需要的柴炭更是多。
但相比較木炭已經很便宜的石炭,對于春雨來說還是很貴。
所以春雨還是道:“先買這些吧,炭太貴了,咱們到時省着點用。”
春雨最後付了二兩銀子并三十文錢,多出來的三十文是賣炭小販送到青田村的費用。
很多人家都是自己用木闆車往回拉,可縣城回青田村不近,且一趟拉不完,那豈不是要累壞梁思源,大錢都花了,春雨就不在乎這些了,人是最重要的,錢可以慢慢攢。
炭需要等到賣炭商販晌午沒什麼生意的時候再送,所以春雨和梁思源打算這期間出去逛逛。
剛走幾步就聽到不遠處有人吵了起來,周圍已經圍了一群看熱鬧的人。
“我買你炭,你還不幫着順便堆好了?你們這是怎麼做生意的?”
小販苦着一張臉:“大爺,我們這生意忙着呢,哪能顧得上啊,你找兒女,或是鄰裡幫忙堆放一下不就行了嘛?”
“我給你出十文,你們幫幫我!”
“不行啊!”
“二十文!不能再多了!”
小販陪着笑道:“既然大爺願意出錢,回去找找其他人,給錢肯定有人願意幹。”
不是他們不近人情,實在是這段時間正是他們一年中生意最好的時候,不能浪費啊,沒看到嗎?大家都在排着隊買石炭呢。
他們賣一家炭得的錢,就能比大爺出的二十文還多,況且,他們要是都去給大爺搬炭去,生意還做不做了,那得損失多少客人,白白讓對家賺走了錢。
他們也是要生活的啊!
春雨和梁思源走過去一看,這不就是梁思源從前問買肉餅的老爺爺嗎?
梁思源也認出來了,走上前問道:“老爺子,你這是幹嘛呢,怎麼跟人吵起來了?”
老爺子見是梁思源,開口有些委屈道:“我讓他們幫我送回去炭後,再規整規整,他們不肯。”
老爺子知道自己也有些過分,可他也沒辦法,他無兒無女,因他性子有些孤僻,跟周圍鄰裡也不是很熟,哪好意思打擾人家。
況且他也知道花錢雇人搬炭可不是二十文的價錢了。
他是想着買炭,順便多花點錢讓賣炭人捎帶着給他規整規整。
梁思源看春雨一眼,見她點頭,于是道:“這有什麼,我們幫你。”
春雨笑着道:“是啊,老爺爺,我們幫你回去規整,正好現在輪不到給我們送碳,剛好沒去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