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有什麼不同意的,李婆子當即激動道:“行啊,當然行,有這樣的好事,我怎能不同意?”
自家現在正是缺錢的時候,老五早已到了說親的年紀,自家一大家子也不能就一直住在這三間小屋子裡,得賺錢蓋新房,此刻真是瞌睡來了枕頭,李婆子哪有不應的。
王氏看向春雨:“要求你就盡管說,他們沒分家,你李奶奶是管家人。”
春雨點點頭将做工的工錢以及其他要求說了。
李婆子一聽到五百兩銀子,頓時倒抽一口氣。
王氏擔心李婆子不懂,忙解釋道:“就是你兒媳婦如果去做工,學會了春雨教的手藝,拿出去自己擺攤賺錢,或是告訴了别人怎麼做,就得賠這麼多錢,咱們正正經經老老實實去做工,根本就不打緊,這也是春雨防着那些壞心腸的人。”
這下李婆子聽明白了,但還是有些擔心,看向春雨:“我們不說出去就不會賠五百兩銀子,是吧?”
春雨點點頭,笑道:“是,李奶奶你别擔心,隻要老實做工,什麼事情都沒有。”
這下李婆子放心了,想到一天十文的工錢,兩隻手互相搓搓,問春雨:“我還有三個兒媳,你們還要不要做工的人了?”
如果四個兒媳婦都去,一天就是四十文錢!蓋新房子那就更加有盼頭了!
王氏笑了,“李嬸,春雨看大家過得辛苦,是打算一家人出一個人,多幫幫咱青田村的人,隻要你大兒媳就夠了。”
李婆子大兒媳話不多,人實在,又手巧,廚藝很是了不得,是去春雨家做工最好不過的人選了。
李婆子聽到這兒,不由有些可惜,要是能多些人去就好了。
王氏可不敢要她另外三個兒媳,一個比一個奸猾,就愛占小便宜,還愛到處說嘴,要是讓她們做工,春雨這生意還能好?
這李婆子也是為了自家不顧别人了,春雨剛才都說了去做工得保密,不說閑話,她能不知道自家的幾個兒媳婦是什麼樣?還往裡塞人,真是,要不是看她是長輩,王氏好歹得奚落她兩句。
随後,李婆子将大兒媳叫過來,說好第二日去春雨家做工後,兩人再往另幾家去。
一下午,春雨跟着王氏跑了數十家,又雇了十幾個人。
第二天,同樣講了規矩,領着人們都去村長那寫了契約,各自按了手印後,春雨帶着招來的人一起做點心。
日子一天天過去,春雨的點心生意由原來的磕磕巴巴,每天都得仔細上心看着教着,到現在所有人都做熟了自己的那部分活計,一切都井井有條,不用春雨特意看着,點心都能按時完成,且做得很好。
本來做點心的人數有二十多個人,做着做着發現人少活多,大家都累的很,于是春雨又陸陸續續招了不到二十個人,現在總共有四十人來做工。
春雨按點心種類将人們都分成了幾個組。
茶點心做着麻煩,人最多,一組有二十個人,下面又分為三個小組,其中一組七人專門負責和面,九人一組負責包點心,許滿,許足,香草和李有功則負責做點心餡兒。
磨點心餡兒算是個力氣活,梁思源就推薦了他的朋有李有功。
甚至最後将李有功的兩個姐姐也帶了來做工。
李有功的爹早已去世了,就他娘拉扯着她們姐弟妹五人長大,李有功有三個姐姐,一個妹妹,其中大姐已經出嫁了,二姐三姐雖早已到了說親年紀,卻因為家貧以及弟弟不成事,男方擔心成親後要供養嶽母一家,而沒有人來提親。
這次春雨答應讓倆姐妹和李有功都來做工,李有功他娘高興的不得了,天天将家裡舍不得吃的吃食拿來給春雨,感謝她收留自家三個兒女去做工。
糖點心省事許多,十個人一組,下面分為兩小組,一組五人和面擀面,另一組五個人負責切面炸面等後面的步驟。
果幹軟餅,更是省事,隻需和好面撒了果幹就行。十個人一組,直接做就行了。
這日,好不容易有了空閑,春雨打算和梁思源領着姚瑜去縣學打聽一下情況,如果可以的話,現在就交了束脩,讓姚瑜去讀書,不能再耽擱下去了,早些時候春雨就想着送弟弟去上學了。
到了縣城,梁思源又叫了王順意和趙福,這兩人得知是要讓姚瑜去讀書,又去叫了一個人——王文。
“我堂弟王文就在縣學讀書,他應該能跟夫子說說讓姚瑜讀書。”王順意指指王文向春雨和梁思源介紹道。
王文是他堂弟,學問還不錯,頗受夫子喜歡,所以聽到姚瑜要讀書,王順意立即就想到了自家堂弟。
春雨看向王文,大概十四五歲的年紀,生的白淨,書生氣十足,同王順意一樣,比較其他人,都有些瘦弱,但個子卻也不太低,彷佛吃的飯都長了個。
王文白了王順意一眼,“你以為縣學想進就進呢?那得學政考教通過,準許之後才能進入縣學。”
考教學問這個春雨卻是不知,當初她弟弟進學時是開蒙,不用夫子考教,現在不同以往,他們這一年來剛開始是連飯都吃不飽,後來又忙着點心生意,不用說看書了,一個字也沒寫過。
姚瑜知道他姐的擔心,拉拉春雨袖子,小臉擡起來,“姐,你别擔心,我想試試。”
見弟弟有志氣,春雨壓下心中的擔憂,摸摸姚瑜的頭,“行,都聽你的,既然咱們已經來了這兒,就先試試。”
王文聽了姚瑜的話,眉眼一擡,“既然小兄弟不怕,那我就帶你們去試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