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看书网

繁體版 簡體版
恋上你看书网 > 滿庭安 > 第51章 建州大火

第51章 建州大火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建州有一規模頗大的私窯廠,産出的陶瓷器皿許多百姓贊不絕口,年節時分不知道是何原因起了大火,窯廠中許多窯工葬身火海,因着大火是在夜裡燒起來的,以至于周遭百姓都被大火殃及。

消息是加急送回長安的,霍瑾宸沒耽擱當即去了皇宮議政了解詳情。

勤政殿内,金色的陽光透過雕花的窗棂灑落在地面上,映得殿内的氣氛肅穆。來議事的幾位文武官員分列兩側,面色凝重。

建和帝身着明黃龍袍,端坐于龍椅之上,眉宇間隐現一絲憂慮,目光在臣子之間來回巡視。

“陛下,建州窯廠突遭大火,工人傷亡慘重,周邊百姓亦受波及,百姓憤懑難平。此事事關重大,若不盡早處理,恐引發更大的民怨。”

另一位朝臣緊随其後,“是啊,陛下,此事不可小觑。臣認為應立即派遣得力官員前往建州查明原因,安撫民心,必要時撥出赈災款項,幫助受災百姓重建家園。”

建和帝聞言,微微颔首,眼中透出幾分深思,緩緩開口:“衆愛卿所言甚是,此事确實需盡快查明。但眼下首要之務不僅是安撫民心,更要查明火災背後的緣由。若是人為疏忽,當嚴懲不貸,若有其他隐情,也務必徹查。”

“陛下,窯廠大火非同小可,且值年節之際,是否應先穩定人心,遣官發放赈災銀兩,并安排建州官府妥善處理?”

建和帝緩緩點頭,轉而環視衆臣,語氣堅定:“赈災之事務必從速,同時着手調查火災真相。此外,若是治理不善引發此事,當重新審視地方官員責任。至于窯廠重建,亦需謹慎規劃,不得草率行事。”

殿中略有喧鬧,幾位大臣皆低聲探讨着此事。

邊境南俞蠢蠢欲動,大徵逢年節時又出了這樣的事,戶部還得撥款赈災,任誰面上都是焦灼之色。

這時,越國公上前一步,“陛下,臣以為眼下挑一合适人選前去查明原因安撫百姓是頭等要事。”

顧容川餘光瞥了眼不遠處的越國公,眉頭輕輕蹙起。

“愛卿可有人選?”

“臣以為,還是應當擇一位熟知建州之人前往。”

聞言,一位朝臣開口道:“赈災非戰事,以仁政安民為重方能得百姓信任。微臣以為,禦史宋大人素來明察秋毫,處事周全,堪當此任。”

兵部大臣開口:“臣認為,災後容易有亂民滋事,應當選一位有威望的武将統籌赈災,并确保地方安穩,杜絕奸徒趁亂作祟。”

“選一武将前往,若是百姓不知還以為朝廷是來鎮壓蠻人的,臣以為不妥。”另一官員反駁道。

一時間,為着人選之事殿中大臣又吵成了一鍋粥。其中不乏有人想與誰掙個高下證明自己的思慮更為周全妥當。

霍瑾宸已經見怪不怪,手指輕輕挑了腰間同心結玉佩的綴穗将其弄齊整,依舊站的端正。

“父皇,兒臣以為賢皇叔曾替父皇南巡,對建州一帶了解頗深,皇叔又有軍功在身定能服衆。”

今日來的人齊,雖不是上朝,但身居要職的大臣幾乎都來了勤政殿議事。隻晉王身子不好從不參與朝政,哪怕是七皇子八皇子今日也到了這裡。

豫王一番提議倒是讓身側的燕王及七八皇子将目光落在他身上。

豫王平日裡鮮少在朝政大事上給出自己的見解,今日倒是反常。

頓時,殿中靜了下來,沉默片刻又有小聲議論,好幾位官員連連點頭贊同豫王的提議。

太子自然是不能随意出京,方才倒是也有幾位大臣提及燕王與賢王究竟誰更為合适走這一趟。

皇室宗親前往到底能夠安撫民心。

加之此次傷亡衆多,一場火災影響了多少民計民生,另有需要派出一位處事公允之人詳查背後原由,涉及官員該議罪的也要議罪,事情一件接着一件,都不能大意。

此時的賢王聽了豫王之言也連忙站了出來。

“陛下,臣熟知建州,若陛下允準,臣願再走這一趟。南俞意味不明,大徵内更是要使百姓安定才可抵禦外敵,查清此事,義不容辭。”

建和帝思慮許久點了點頭,“賢王所言甚是。”

賢王辦事穩妥,南巡時遇上了幾件案子也都辦的極妥帖。

豫王舉薦他也是尋常。

派遣之人需為建和帝信任之人,要說先前太子遇刺一事建和帝到底還是沒能全然放心得下燕王辦這件事。

民間百姓談及皇帝諸位皇子時除了稱贊太子之人,也有不少人贊燕王能力出衆。

在如今關頭,比起把重案要案交與會威脅霍瑾宸的燕王,不如交與賢王。

最終,建和帝拍闆決定,派遣賢王親赴建州,調查火災原因,并協助地方官府處理後續事宜。吵了些時辰後,建和帝又命令戶部籌措赈災款項,以解燃眉之急。吏部則需拟合适官員随行。工部協辦,禦史台從旁監督。

待明日早朝之後便由中書省拟旨。

“太子,燕王督辦此事。”

諸位大臣從勤政殿出來已經是臨近晚膳時分,縱然如此,大多數人還是三三兩兩再談及此事。

燕王今日不似往日步履匆匆,反而觀望着豫王的行動,待四下無人時追上了疾步而行的豫王。

兩人淺聊片刻,燕王适時引出了話頭。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