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的地方會給人新的期待。
許蓮以前就想着離開村子,要去市裡找老公,過上好日子。
現在沒能到市裡,能來到小鎮上來住,也比在村子裡好多了。
許蓮看着那個上下鋪,眼睛瞪得大大的。
“小姜,這個床是誰的想法啊?”
“鐵柱。”
“他?”許蓮腦子裡都還是過去有記憶的十幾年裡,鐵柱那傻子的人設。
他十幾歲那會兒,拉了屎都不會自己擦屁股,褲子就卡在膝蓋上,光着屁股一邊走一邊喊他爹。
說他傻吧,他又知道不弄髒褲子。
反正鐵柱在她的記憶裡,沒什麼好形象。
小姜把鐵柱的設計圖給許蓮看。
“鐵柱畫的,都是按照鐵柱的設計來裝修的,我覺得挺好。”
許蓮看着設計圖,很難把兩者合并成一個人。
傻子都會做設計了?
“咦?烏龜怎麼在這啊?”小姜正在整理蛇皮袋裡的衣服,就發現裡躲在衣服裡的兩隻烏龜。
她把兩隻烏龜拿了出來放在床上。
“改天再把你們送回去吧,在這裡可沒有泉水給你們泡。”
小烏龜的腦袋上閃現一個驚訝的表情包,然後又縮了腦袋。
他總是這麼膽小易驚吓的樣子。
“這龜挺大,夠吃一頓呢。”許蓮看着那隻大烏龜說。
“不能吃,龜龜那麼可愛,為什麼要吃龜龜。”小姜摸了摸龜殼。
“我們去吃雞。”
話才說完,出去買菜的陸知越回來了。
“小姜,住在這裡真比較方便,好多東西賣呢。”陸知越逛了一圈菜市場,都有想法搬來鎮上住了。
村子裡什麼都沒有,就那麼一兩個小賣部。
這裡多好啊,前面大廣場,不是趕集的日子也有本地的人出來賣菜的。
那邊平常就是菜市場。
隻是到了大集的日子,就變成了更熱鬧的大集。
而且廣場周圍的店鋪,日常也都是營業的。
每天想買什麼東西都能買得到。
“鐵柱,你看到有賣雞的嗎?”小姜從房間裡走出來問。
“看見,有三家賣雞的,我問了一下價格,相差不大。”陸知越回答着,把袋子放在了案闆上。
寬大的案闆是水泥做的,那師傅的技術不錯,表面做得很平整。
許蓮傷好許多了,也不好意思讓他們照顧這麼多。
就主動的說:“我來做飯吧,你們可以出去采購。”
小姜搖頭,“還是我來吧,你等傷徹底好了再說。”
他們的廚房在室内,靠近門口的地方,也就是入門的右手邊,土竈台。
兩口鐵鍋都是和隔壁打鐵店買的。
鐵鍋沉甸甸的。
小姜雙手用力提,才能把大鐵鍋提起來。
陸知越看着小姜吃力的樣子,希望這裡快點有人把電飯鍋給進來賣。
1986年,已經有電飯鍋了,老式的電飯鍋,通電以後要按下開關,開關跳閘的時候,飯就熟了。
他記得小時候去爺爺奶奶家,用的就是這種老式的電飯鍋,後來智能電飯鍋普及起來了,才換掉的。
那時候聽爺爺奶奶說起過去,他們還在六零七零年代的時候,做飯都是大鐵鍋。
最喜歡粘鍋底的那一層鍋巴了。
抹上豬油加點鹽巴,香得要死了。
小時候他聽着爺爺奶奶講故事,還很好奇那樣的生活,覺得那樣的生火也很有趣。
現在好了,自己來到了八零年代,雖然已經過了隻有白飯抹豬油的年代。
但說句真心話,還是21世紀好啊。
特别是擁有外賣,智能手機,智能機器人的那些年。
陸知越發着呆,許蓮看着他,上下打量。
鐵柱安安靜靜站着的時候……還挺高大帥氣一小夥。
“喲,你們搬過來了啊?”隔壁店的李富貴過來看了一眼,捧着碗吃着飯,“剛開始煮?”
小姜:“是啊。”
陸知越這才回過神來,過去幫忙洗菜。
李富貴看了看他們,就回自己店去了。
在李富貴眼裡,小姜和鐵柱,就是一對小夫妻,自己出來創業。
現在,還帶着一個受傷的姐姐。
對于外來的新人,他們都喜歡八卦。
午飯時間,他們幾家老闆聚在一起吃飯吹牛,就說起小姜和鐵柱是哪條村的。
叫鐵柱這個名字的人挺多的。
有人說興田村有個鐵柱是傻子,但是他爹有錢。
馬上有人否認,不能是他,他那麼聰明,還會做設計呢。
說來說去,附近幾條村叫鐵柱的都想了一遍。
都對不上号。
鐵柱頓時成了神秘人。
午飯過後,鐵柱和小姜一起出去找賣雞的老闆商量采購的事。
走出巷子的時候,每一家老闆都看着他們兩。
離開巷子以後。
陸知越才小聲說:“小姜,你有沒有覺得,他們都在看着我們?”
小姜點點頭,“大概是想學我們奧爾良烤雞的配方。”
“嗯,有道理。”
*
鎮上就有三家買牲畜的店。
店裡好多個大籠子,有雞有鴨還有鵝。
小姜詢問了一下價格。
三家店,果然都差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