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火車上颠簸了近三天,窗外的景色也從一片雪白變成了草綠。
當真正地站在西江市的土地上,呼吸到熟悉的又濕又冷的空氣,鄭秋舒再一次感受到了重生的恍惚。
“别楞着了,走吧。”
她忙回神,“來了!”
兩人順着人潮一起帶着大包小包出站,站口更是人山人海一片。
“小舒!兒子!”
葉振華是一貫的大嗓門,見他們出來便嚎了一嗓子,兩人就齊刷刷地看了過來。
“葉伯伯!”
“爸。”
葉振華擠過人群上來接過鄭秋舒的包,高興地呲着牙笑:“可算等着你們了,這火車,就沒準時過。”
她解釋:“路上有些地方下大雪,所以慢了一點。”
“也是,快到年節了路況不好。你們一路上怎麼樣,沒有遇到扒手吧?”
他們你一句我一言,跟親父女似的,葉明昭接收他爸一個眼神就默默跟上了。
葉振華沒開大汽車過來,那是廠裡的車,平時是能借,但是今年放假早,車早早就交上去了。
葉明昭拍了拍車棚,驚訝問:“家裡什麼時候買的三輪車?”
兒子一問,葉振華笑眯了眼。
“就上個月,你媽自己買的!她啊,擺攤賣衣服掙了不少錢,早出晚歸又不方便,就買了這車。她不讓我告訴你們呢,說要等你們回來給你們一個驚喜!這老婆子……”
他誇獎完,還要假裝埋怨一句,但臉上的驕傲誰都看得出來。
西江市不比京北,在這買個自行車都是添大件,劉月靠自己買下一輛自行車,可不就是值得驕傲的事嘛。
鄭秋舒不自覺跟着笑,“聽起來伯母的生意很不錯啊,”
“豈止是不錯,好得很呢!”葉振華招呼他們倆上車鬥,“先上去,路上說。這風,刮得人臉疼。”
“爸,我來蹬吧。”現在的三輪都是人力的,靠腳踩,費力得很。
“不用,你一個大學生蹬什麼三輪?讓鄰居看見了笑話!況且就你這胳膊腿,能蹬得動嗎?”
葉明昭從沒有在意過自己大學生的身份,大學生身份雖稀有卻也不是什麼大人物。隻是他爸後面這句話倒沒說錯,火車站離家有個三裡公裡,載着那麼多東西他還真不一定蹬得動。
葉振華正直壯年,又常幹苦力活,蹬個三輪對他來說輕輕松松。
三輪左右都罩了自己縫的布,倒也不怎麼冷了。
“上次回家不是拿了小舒的貨回來賣嘛,你伯母那個時候不大好意思叫賣,愣是在家對着我練了好幾天才敢出去。西江現在的童裝哪有你做的那麼時髦的?你伯母把貨一拿出來就賣完了!”
剛開始賣,劉月沒敢帶太多,當時沒想到一下子就空了,吓得她趕緊跑回家又拿了幾包。
“不過做生意嘛,也不是那麼簡單的,這幫婦人砍價是個頂個的厲害。剛開始她還不好意思就讓價了,回家一盤算虧得太多,立馬就聰明了。她故意喊高三塊錢,等客人砍價的時候差不多就是原來的定價,倒不虧了。”
果然商家都有自己的小聰明,葉明昭高興親媽原來隻是一味的賣苦力,現在也是幹上腦力活了。
連鄭秋舒也有些驚訝,随即笑開:“伯母真聰明!”
“還不是小舒你的那批貨質量好,你伯母啊舍不得賤賣,逢人就說是京北的貨,款式新質量好,降不得價了。後來那批貨買完了還有人來問怎麼沒有幸福裡的貨了呢!”
幸福裡出去的童裝領口都有“京·幸福裡”的标志,當時她費功夫花資金去做可不就是為了讓客戶記住幸福裡這個牌子嘛。
别看她現在是在做批發,但是鄭秋舒已經有了大緻的規劃,等批發攢夠了錢,她打算要經營起自己的品牌。
雖然劉月手裡的幸福裡的貨已經賣完了,但是她的生意也是正兒八經地做起來了。像當初鄭秋舒計劃的那樣,她後來跟着葉振華去了廣緣市找貨源。
現在做生意做的就是信息差,貨源都是被瞞得死死的,廣緣市那麼大,哪裡找得到。但是有鄭秋舒在啊,她上輩子工作的廠就是服裝廠,再不濟也還有别的供貨商,她擁有的信息足以讓劉月輕輕松松支起服裝攤。
路上葉振華提起平時隻能在逢初一、十五規定趕集的時候支攤,但是現在臨近年關,那攤就能一直擺了,所以劉月現在都還在集上賣衣服呢。
鄭秋舒提議:“哎,那要不我們也去集上吧,也能搭把手!”
“那不成,她說了要送你們回去好好休息……”
葉明昭也好奇他媽做生意的樣子,“反正都下午了,倒不如去幫忙,讓媽早點回家。”
見孩子們精神頭都那麼好,葉振華瞬間動搖了,現在趕集的人多,她一個人肯定忙不過來。
“行!那就一起去!”
車頭一歪,真就往市集的方向去了。
都說“再窮不能窮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就是再窮苦的家庭到了要過年的時候總還要給孩子買一身像樣的行頭。是以劉月忙得那叫一個腳不沾地。
要不是剛好遇到娘家大嫂帶着孩子們也來趕集,見她忙就搭把手,不然這一下午的功夫要丢多少衣服。
“伯母!”
“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