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看书网

繁體版 簡體版
恋上你看书网 > 年年有新生[八零] > 第4章 回家

第4章 回家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第四章 回家

第二天一早,符伊年就去找醫生辦理出院。醫生剛好是昨天告訴她日期的那個醫生,見她來辦理出院,還仔細問了問她的狀況,确定她的确沒有問題了才給開出院單。

符伊年拿着出院單走出辦公室,還沒兩步遠就聽到裡面有人尖着嗓子說:“張醫生,她說好了就是好了呗,你管那麼多幹什麼?”

“我是醫生,要對我的患者負責。”張醫生沒有多解釋,隻說了這麼一句。

符伊年聽出來了,尖嗓子說話的正是昨天給自己紮針的那個護士。她沒有理會,徑直去辦理了出院。

符伊年以前聽說過,六七十年代的醫院收費很低,但是她從來沒有想過,居然會有免費這種好事。驚奇得她再三确認,問得工作人員快要不耐煩了,才終于确定,原來真的不用自己出錢——廠子會報銷的。

怪不得到了九十年代很多國企都倒閉了,一個工廠的幹部、工人少則幾百人多則上千人,工廠幾乎負擔了所有人的衣食住行,如此龐大開支,加上後來的諸如技術落後、人員冗雜、消極怠工等問題,不倒閉才怪吧。

辦完出院,符伊年循着原主的記憶來到公交站,坐公交車回家。符家住在化工廠的家屬院裡,這是符父前年升主任後分的房子,六十幾平方的兩室一廳,一家三口住着綽綽有餘。

原主的父親叫符志紅,原名叫志鴻的,解放後為了順應“潮流”改了名字,是化工廠的生産主任。原主的母親叫唐緻清,是縣一中的老師。符、唐夫妻二人都是工人,隻有原主符伊年一個女兒,一家三口生活的其樂融融。尤其前年,符伊年高中畢業後考進食品廠做了幹事,符父不久升了主任,全家也從那個一室一廳的小房子搬進了現在的兩室一廳的大房子裡,可謂是事事順心。

尤其符志紅,升生産主任那年還不到四十歲,真正的前程似錦,如無意外很快就會升為副廠長、廠長。

可惜,天有不測風雲,意外就是這麼來了。八月初的時候,符志紅一批昂貴的化工原料回廠,途中遇到暴雨,符志紅帶着司機和幾個工人給車上的原料鋪蓋遮雨布,跳下車廂時不慎腳滑,摔倒了,腦袋剛好摔在路邊一塊石頭上,頓時流血不止。因為下雨道路泥濘,路上用了比平時多一倍的時間才把人送到最近的醫院,可惜人已經不行了。

無獨有偶。同一天下午,下班回家的安縣一中老師唐娟路過水庫,發現裡面有幾個小孩子溺水了,她毫不猶豫地跳下水将幾個孩子一一救上來,孩子們幾乎安然無恙,唐老師卻因為體力透支沒有上來。

符家夫妻二人,一個是出差時保護集體财産犧牲的,一個是見義勇為救人犧牲的,都是光榮的烈士。廠辦來慰問,學校來探望,街道來安慰,就連報社記者都來了兩次,說要将夫妻二人的事迹報道出去,号召、呼籲人們向他們學習。

訪客往來不斷,每一次來人都要重複一遍符伊年的傷心事,再說一些同情、可憐她的話,最後拍拍她的肩膀鼓勵她“堅強”。這般地慰問,無異于将她的傷口一次次扒開、一次次撒鹽,最後還得她自己默默舔舐傷口默默恢複。

所以等老家得到消息、來人參加葬禮後問她要不要回去辦“五七”,原主立即點頭同意。這才有了之後的地震、被救、碰瓷等等一系列事情。

回憶到這裡随着公交到站也停了下來。下了車,符伊年往化工廠的家屬院走,一直到家掏出鑰匙開門,符伊年才驚覺自己這一路走回來很順暢,甚至都不用思考,就好像喝水吃飯一樣,是她的本能。

然,不待她多想,有人在敲門,“是年年回來了嗎?”

“是我,您稍等。”符伊年答應着,面上卻苦笑,自己這才進家門還沒坐下就有人來問,看起來是在時刻關注着呢。一想到将來要經常面對這些來自“熟悉”的人的“關注”、“關心”、甚至“同情”,作為社恐的符伊年就覺得頭又痛起來。

符伊年将背包放在沙發上,轉身将門拉開。外面站着三個人,老中青三位女性。年老一點的是個奶奶,花白的頭發梳成發髻在腦後,腰間系着一個阿慶嫂那樣的圍裙。老奶奶被一個和原主差不多年紀、穿着碎花褂子的女孩攙扶着。另外還有一個三四十歲的阿姨,齊耳短發、藍色列甯裝,看起來很是精明幹練,還有一個

“年年,回來了,怎麼樣?順利嗎?身體怎麼樣了?”

門一打開,中年阿姨就拉住了符伊年的手,一疊聲問了好多問題,看起來對原主很是關心。

“我挺好的,還算順利。”符伊年腦子迅速地轉,沒想起來這位阿姨的名字,隻好羞愧地說:“阿姨,我地震砸到了腦子,有些事記不住了,您……”

“哎喲,快坐下快坐下,”她拽着符伊年将她帶到沙發邊按着人坐下,“砸到腦子可不得了,去醫院檢查過了沒有?”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