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看书网

繁體版 簡體版
恋上你看书网 > 年年有新生[八零] > 第64章 第一課

第64章 第一課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符伊年和馬悅對視一下,默契地笑笑,将東西放好,開始整理床鋪。

到今天為止,符伊年已經知道了,這時候的大學還沒有軍訓,所以内務什麼的除了整齊幹淨,并沒有什麼“豆腐塊”之類的規定。

符伊年整理完床鋪,馬悅已經在整理衛生了。這是昨晚于思華歸宿後大家一起商定的,宿舍一共六人,大家輪流做值日,從最大的馬悅開始,按順序每人一周,輪到最小的符伊年後再輪回來。

值日的範圍主要就是整理宿舍衛生:掃地拖地擦桌扔垃圾。畢竟床鋪很私人,都是個人自己整理。

因着時間還早不急着出門,符伊年見馬悅在擦桌子,就拿了笤帚掃地,馬悅見了急忙攔下她,“我自己來就好,你别動手了。”

“兩個人快一點。”符伊年躲開她阻攔的手勢,“我就掃地,一會兒拖地你自己來,行不?”

馬悅聽了這話才松手,“行。”

掃個地能用幾分鐘,幾乎其他人還沒回來呢,符伊年就掃完了,她把笤帚放回原位,同馬悅說了一聲,背上裝了書和筆的帆布包,準備出門。

符伊年:“需要幫你買飯嗎?”

馬悅想了想,也不知道那幾個什麼時候才洗完回來,自己還得鎖門,肯定是最後一個走,就答應下來,“你等等我找糧票給你。”

符伊年并沒有推辭,幫忙買飯已經是情分了,不宜再做更多。

符伊年在食堂吃完飯的時候,剛好馬悅收拾完畢過來,眼看着離八點還剩十來分鐘,馬悅狼吞虎咽地吃完,一邊拍着被噎到的胸口,一邊跟符伊年往教室走。

符伊年見狀,不得不提出意見,“要不,還是别值日生最後一個出門鎖門了,給每個人配一把鑰匙,誰最後走誰鎖門吧?”畢竟有的人并不像很早起床。

馬悅想了想,覺得是個辦法,不過,“下周吧,等我這周輪完,不然好像我這個舍長想躲懶似的。”

兩人到教室的時候,其他人也早就到了,各自找了位置坐下,就拿了書出來開始預習。

符伊年一邊看書一邊想着心思。如今已經是七八年的四月了,距離秋收還有大概半年,很快改革的第一幕——“大包幹”就要拉開,之後知青回城、全會召開,改革開放即将正式推行。

剩下這個八個月,除了學習,自己還能做些什麼?

可惜,沒等她想出個頭緒,上課鈴拉響,一位戴着眼鏡穿着白襯衫黑西褲黑布鞋的老教授背着手走進來。

等看清這位教授的面容後,符伊年和馬悅、米仙花等人對視了一眼,都從對方眼裡看到了驚訝、恍悟——原來,這人竟是昨天在食堂和她們拼桌的那位老先生。

老先生空手進來的,沒帶教材也沒有講義,進來後在講台上一站,底下學生們的表情一覽無遺:有期待的、有尊敬的、有茫然的、有恍悟的……

老先生嘿嘿一笑,“都來了嗎?”

班長張超趕緊站起來,“都到齊了。”說着示意同學們起立問好。

老先生往下壓壓手,“不用不用,都坐下。”他看向同學們的目光飽含期待,充滿慈祥,仿佛在注視着一棵棵尚未長成的樹苗,他們身負未來充滿希望,他們汲取知識将成棟梁。

老先生微微一笑,然後轉身在修補完的黑闆上寫下自己的姓名:陸有糧。

老頭兒,不對,陸教授回過身來,依然一副十分和氣的面龐,語氣也很溫和,“我叫陸有糧,很多人乍一聽都以為是‘良心’的良。确實,先父當初為我取名’良心‘之良,他望我‘良知良能,良心良行’。”

“我生于1920年,陝西榆林人,八歲到十三歲時經曆了1928至1932年的關中大旱,有的同學或許聽說過那段曆史,因幹旱造成糧食大面積減産,同時因蝗災、瘟疫以及軍閥割據、苛捐雜稅等,造成關中近十萬人餓死、病死。”

“成年後,我進入當時改名為國立西北農學院學習,入學時自己改名為“米糧‘的糧,一方便契合我的學校和專業,另外一方面也暗喻了我的追求:手裡有糧,心中不慌。”

陸教授語氣逐漸沉重,表情也越來越嚴肅。

“同學們,‘解民生之多艱,育天下之英才’,是我們農大的校訓,也是幾十年來農大人的追求,要國富民殷,則應以強農為本。無論各位來自何方,唯願諸君情系鄉土,憂患蒼生,為實現國人千百年來的溫飽和富庶之夢不遺餘力。”

陸教授說完,竟然來到講台側面,對台下的學生鞠了一躬!

像是在鄭重地托付一件神聖、偉大、嚴肅的任務。

學生們驚得紛紛起立,向陸教授鞠躬。這鞠躬,既是還禮,也是承諾。承諾他們會接過教授給的任務,承諾會完成先輩們的志願,承諾将續寫前人的榮光!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