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五月一号是勞動節,符伊年将所有的員工,包括新招的幾個人,召集到一起,既是開會,也是發放勞動節福利。
得知勞動節還有福利,幾個人都挺吃驚的,尤其是後來的幾個人,他們嘀咕着還沒開始幹活就拿福利有些心虛啊。
不過,相對心虛和吃驚,更多的是欣喜,不管怎麼樣,有總比沒有好啊。
其實符伊年的勞動福利不多,就一人一斤五花肉、一包紅糖、半斤二鍋頭,總價值也才八塊錢,七八個人下來才花了六七十塊,尤其她紅糖和二鍋頭都是在之前那個小賣部買的,買的多,老闆娘還給打了個九五折。
福利發放完畢,就是進行會議。符伊年最讨厭一開會就沒完沒了,明明一件事反反複複地說,事情都說完了,最後還要來個“最後兩句”。
所以輪到她自己開會,尤其是自己的作坊,完全沒必要拖拖拉拉的一大堆,說重點就好了。
“第一件事就是食品安全問題。天氣越來越熱了,盡量做到當天制作當天銷售,不賣隔夜商品,我們做的是入口的東西,不能變質。食材要安全,做的商品也要安全,從源頭把控。”
符伊年看了一圈,選了比較負責、認真的小張做生産環節的質檢,另外一個小齊做銷售環節的質檢。
“當天賣不掉的,一定要回收銷毀。”符伊年表情嚴肅,“不要覺得浪費,要是弄錯了或者被人撿走吃掉,吃壞了誰負責?”
“那,自己吃呢?”一個叫王青的員工問,“總還是覺得浪費。”
“吃多了不怕上火啊?”符伊年好笑,“所以嚴格控制生産的數量,估算一下日均銷售量就能控制住生産。”
說完這件事,說到第二件,就是關于人員等級問題,她決定在生産和銷售兩個環節各選出一個小組長,“小張和小齊隻是質檢,不算組長,不過如果你們倆做得好,銷量高,也可以成為組長。成為組長後,工資會相應上調,當然,承擔的責任也相應地重不少。”
符伊年說完後,幾個人都來了興趣,摩拳擦掌的,可見金錢的魅力。
五月過去後,進入六月,辣條的産量、銷量開始維持在一個穩定的水平,一直到了六月末都沒什麼變化。
符伊年一開始還以為是因為天熱了吃辣條的人少了所以銷量上不去,但是等她查看過幾個銷售員的記錄冊後,符伊年果斷地将後來的那個叫楊成的銷售員提為了銷售組組長。
銷量上不去,天熱是一個緣故,另外一個原因是,其他幾人的銷售範圍幾乎沒有變過,都是在他們經常兜售的地段和城區,幾個月來,幾乎沒有開拓新的銷售地域。他們的銷量看似穩定,但其實在回落。
而楊成除了最初敲定的銷售區域,他還往别處去,尤其是郊區和農村。别以為京城就沒有郊區和農村,多的是,隻不過離城裡遠罷了。
其他人都是騎着自行車兜售叫賣,楊成在發現城裡銷售飽和後,會乘坐着城郊的客車和長途客車,在郊區和鄉鎮的趕集日裡,去集市上兜售、叫賣,而且往往這樣的市場銷售效果更好。
對于符伊年提拔楊成做銷售組的組長,其他人尤其是銷售員們很不忿,他們覺得他才來兩個月,所有的成果都是撿了最開始幾個人的,要不是有最開始打出來的口碑,怎麼可能賣那麼好?
符伊年沒有說什麼,她隻是把幾個人記錄的銷售冊影印後公布出來,這些銷售記錄了所有人的銷量,老員工四個月的,新員工兩月的。
結果衆人發現,楊成雖然隻來了兩個月,他的銷量竟然占了總銷量的三分之一,竟然比幾個老員工的銷量還高。
衆人表情各不相同,尤其幾位老員工,先是不可置信,然後是面紅耳赤,最後變成了心服口服。
銷售組的小組長确定了,符伊年又根據生産的情況,選定了小張張亮為生産組的小組長。至于采購和會計,符伊年決定自己來,畢竟目前還隻是個七人小作坊。
至于為什麼是七人,是祝軍長打聽的,說不知道哪裡傳來的消息,“七上八下”,雖然已經改革開放了,但是個體經濟還是要有一定限制,最多七個人,超過八個人就是“資本主義”了。
符伊年聽了,心說又不是打水,還七上八下。不過她沒有表現出來,而且表現的十分遵從,一直是七個員工,算上她自己才八個人。
如此,“福記”走上正軌,模式短時間内不會變。
七月,麥熟荷綻,驕陽曜人。
祝镕,回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