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二二章
從兵馬俑博物館回到軍營,第二天祝镕就正常地工作了。
不過,不知道是不是符伊年的錯覺,她總覺着祝镕和之前不太一樣了,整個人像是被注入了什麼活力因子,工作特别積極,态度特别端正。
符伊年有自知之明,她可不覺得祝镕突然的“煥發”是因為她的到來,不過她觀察了一天,發覺其他方面他并沒什麼變化,依然愛對自己管天管地,便不再操心這個。
祝镕要去工作,符伊年待在家裡也挺沒意思的,又沒有電視也沒有收音機,書倒是有幾本,不過都是祝镕的軍事書籍,就連雜志都是她給他帶來的國外軍事雜志。
祝镕之前同她介紹軍營的時候給她指點過方位,告訴她營部在哪兒,家屬區在哪,軍醫院在哪兒,甚至連已經建好預備下半年投入使用的子弟小學在哪兒都告訴了她。
符伊年知道祝镕的想法。他今年三十歲了,兩人雖然領證時間不久,但是真正在一起也有四五年了,說不定什麼時候就有了孩子了。
不過,想到前一晚祝镕又用了三個“子孫嗝屁袋”,這孩子的來路還遙遙無期呢。
符伊年一邊整理房間,一邊胡思亂想着。其實,這房間空蕩蕩的,沒什麼好整理的。連樣正經的家具都沒有,地面也是簡單的水泥地面,連地磚都沒有。符伊年隻需要掃掃地面的灰塵,擦擦床頭和桌椅就行了。
符伊年站在客廳中央,空蕩蕩的,實在不像一個家。
昨晚符伊年同祝镕商量,是不是要去山下的縣城買一套家具來,起碼要買個沙發茶幾吧,不然來個客人坐哪兒?總不好站着說話吧?還有暖水瓶茶壺茶杯,來人了總要喝口水吧。
“我這幾天喝水都是自帶的保溫杯呢。”符伊年略帶抱怨道,“幸虧是保溫杯。”
祝镕理虧,他的确是太忙了。而且,部隊新遷來,物資緊張,有些家具擺設不足,祝镕謙讓給了那些有家屬随軍的軍人,即便對方職級比自己低。畢竟他一個人生活,好将就,而且他可以住辦公室嘛。
聽了祝镕的辯解,符伊年無語了一會兒,“那現在東西都有吧?沒有的話我下山去縣城買。”
“有的有的,不用買,”祝镕給她指點,“家屬院東北角的那個倉庫,有不少物資,你先過去領,簽我名字就好了,你把小件領回來,大件他們會送來的。”
所以這個時候的符伊年站在客廳裡,就是在打量着思索着選什麼樣的家具、怎麼擺布怎樣設計的問題。
其實留給符伊年的,隻有具體擺布的空間,因為部隊裡的家具,基本都是一樣的。
符伊年在倉庫裡挑了一張單人床、一張三人沙發和一張茶幾,兩組櫃子和一張電視櫃,一張餐桌和四把椅子,其他的熱水壺、茶壺茶杯也領了一套,除了透明玻璃杯,所有的家具、物件都是軍綠色的,十分的統一。
符伊年也顧不得好看不好看了,大不了以後再買些别的裝飾或者蓋布,先把生活上能用到的給置辦齊全。
符伊年是上午去挑選的,東西是中午前就送來的,幾個小戰士不僅把東西擡上了摟,還幫忙打掃了衛生,符伊年十分感激,因為他們不肯坐下來喝茶吃點心,就隻好塞了兩盒點心還有一盒煙送給他們。
“是京城的特産,東西不多,你們分着嘗嘗。”符伊年見他們要拒絕,立刻補充,“千萬别嫌少。”
領隊的是一個比祝镕年紀還大的老大哥,見符伊年給的真誠,便收了下來,“多謝符同志了。”
到晚上祝镕回家的時候,一切都已經安排完畢了,沙發在客廳靠牆擺放,前面是一張茶幾,茶幾上一個茶盤裡放着暖壺、茶壺和水杯,單人床和一組櫃子放在次卧,餐桌餐椅放到餐廳,其他的櫃子和桌椅也分别擺放在了不同的位置,就連窗台上都擺放了幾盆盆花。
而最令祝镕驚奇的是,沙發兩側的扶手上、茶幾上、還有對面牆邊的電視櫃上,竟然都蓋了花色不同的布藝裝飾。
“這……”祝镕指着沙發,驚訝低問她,“你從哪兒買的啊?”
粉底藍花和米黃蕾絲流蘇,這明顯不是部隊的風格啊。
“好看吧?”符伊年正在吃飯,是祝镕從食堂打回來的,他現在是團長,有中竈能吃了,因此口味還挺不錯的。
祝镕一言難盡,太小女孩的風格了,和他這個硬漢氣質不符啊,可是老婆正盯着呢,他難道能說不好看?
“好看,很好看,很有家的感覺。”祝镕緊急想到這麼個形容詞。
符伊年一下子眼睛就亮了起來,“真的呀,我就是這麼想的,我挑了一下午呢,才從一堆大紅大綠大紫大花裡頭選出這麼兩塊。”
聽到這裡,祝镕就有了猜測,“你下午出軍營下山了?”不然從哪裡買的這個。
“沒有,”符伊年重新端起碗扒了口飯,快速咀嚼了兩下吞下去,“隔壁縣一個鎮今天有大集,三團的嫂子帶我們抄近路翻山過去的。”
“翻,翻山?”祝镕大吃一驚,“從哪兒翻的?軍營能直接翻山去外頭?”不應該啊,四種不都是警戒?還有相控雷達,要是能有通向外面的路,早就被發現了才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