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俞。
七月。
官家推行新政,外禦防築建長城,盛朝境内興土木,是以能工巧匠,手藝梓人一度雀躍炙手可熱。
營繕書院應運而生,挑選本朝建築悟性極高的孩童,群聚而學,灌輸建造最高教育。此處成為大俞學子另外一道入仕青雲梯,全國教育标杆,隸屬工部,堪附皇家第一“變現”書院。
書院坐落在汴京内城西南方向,馬車穿過長街後越發人少,道路依舊寬敞,用四方小花磚鋪地。
張中全雙手兜在寬大的袖袍中,示意車中的陳小笙跳下來。
陳小笙負書擔橐,乖巧低眸立在一旁,恭謹溫和。
“就是這兒了。”張中全說。
建築古樸,兩座墩獅虎門,橫匾上雕刻浮石“工部營繕書院”六字,天子親題,他廣開言路,不拘臣子出身,薦賢舉才,鼓勵有資質的新生入學營繕書院。
書院中按皇貴排列甲字堂,官貴子孫則立乙字堂,官貴之女受學丙字堂;
丁、戊字堂是人貴之後;己字堂乃窮貴;庚書堂則是貧寒子弟。
是以,書院裡有龍鳳也有小魚兒。
“即便是魚兒,那也是聖池中的錦鯉。”
張中全眼眸微眯,對陳小笙徐徐道來:“上下我已照甯王吩咐打點過,住宿你有單獨學舍。書院裡面不全是男學子,你是小女兒身能瞞多久就瞞多久,如何方便如何行事。總之以學門手藝為重,将來造化全在你自己,莫荒廢學業。”
陳小笙默默聽完張中全的交代,學這個時代的禮儀,朝他恭敬作一個揖。
孩子憨憨的,有些可愛。
張中全慈祥的摸摸她的頭,去罷。
陳小笙再行禮,方才舉步跨進高高的門檻,進到這一方可修造化的全新天地。
轉過蕭牆,她見四方石壁寬闊明朗,每扇窗牆上的雕花精緻古樸。
陳小笙站在原地不知道該往哪兒走。
“陳小笙?過來罷。”
一個着藍色學服的青年站在不遠處的觀賞石旁,正在看她。
青年半抿的唇角,浮着溫暖親近的笑意:“過來呀。”
陳小笙遲鈍片刻,随後作揖:“是。”
“等你很久了,這邊随我來。”青年聲線柔和,樣貌英俊,烏黑的頭發束起,用木簪壓住。鼻梁高挺,面容俊朗。
他一邊引領陳小笙,一邊解釋:“你來得晚,今日早課已下,巳學剛開課不久。我來不及帶你去換學服,且得先見山長以及你的……塾仁們。”
他說到這裡頓了頓,轉身看了看陳小笙,安慰道:“他們不大和睦相處。”
這裡的孩子們脾氣各異,雖然大多内斂随和,但也有天生桀骜不馴,喜歡以權勢壓人的聰慧纨绔。
“但彼此熟絡以後會好一些,你切記不要去惹他們。”
陳小笙默默跟在他身後頭,安安靜靜的,性子敦厚,青年帶她轉過七拐八拐,轉過許多亭廊。
他道:“學堂在書院最裡的位置,起初會比較難找,書院學子衆多,你被安排在明月閣的戊字堂。”
青年說完補充一句:“那裡大多數是員外、富紳之子。”
換句話說他們是人貴。
托甯王的福,難民身份的陳小笙沒有被分去貧寒子弟的庚字堂,而是被分去了師資資源相對好些的戊字堂,雖然這和前頭的皇貴官貴不能相提并論,不過這已經存在很大優待。
還有一方面,陳小笙原就是女孩兒,營繕書院雖然也有富貴家庭的姑娘在這裡受學,不過也為數不多。
甯王考慮周到,是以,以陳小笙的條件隻能去戊字堂。
且說營繕書院俨然就是貴族書院,真正的貴族皇家書院,鳳子龍孫聚集所在。
這裡一磚一瓦一個建築都極為講究,與坐落皇城地靈人傑的風水寶地,相得益彰。
走了約半盞茶,青年将陳小笙引領到一座相對較僻靜的院落。确切來說是由衆多閣樓、書齋、亭廊構建起來的大型建築群,視覺震撼不亞于陳小笙首次參觀蘇州園林和故宮。
那方雕花壁石,奇形怪狀的水池建構堪稱罕見,這時的建築師已參破倒注水原理——水柱好像活生生就是水從天上來的一般。
閣樓與閣樓間鑄造了類似于“電梯”的通行工具,其間以肉眼可察覺的齒輪,正在帶動生力。
機巧雜玩,琳琅滿目,空氣中淡淡清檀香,耳邊隐隐讀書聲,屬于這個時代的文化氣息撲面而來。
院落中,有學子在亭廊下捧書研讀,有學子在閣樓間端坐冥思,還有手持小刀和各種工具在專心雕刻。
“書院結構複雜,教學層次各異不同。”
青年始終耐心平靜地和陳小笙解釋所到之處所見所聞
他笑道:“令人敬佩的是有些同仁的工藝水平已經能參與宮廷築建和全國主幹水渠修建。”
青年比陳小笙高許多,陳小笙需要仰視才能與他有眼神交流,他也是打心底覺得這個小孩怯生生的,不知道進去明月閣會不會那些小霸王被欺負。
畢竟,“他”看起來太單薄了些。
确實,陳小笙梳着混元髻,眉心一點胭脂記,耳鬓兩縷清風絲。
多了幾分斯文可愛,卻看身闆弱不禁風。
“你的書堂到了。”他輕搭陳小笙的肩膀,将自己一直抱在懷裡的木盒子遞過去,“學具和書籍都已為你準備齊全,另筆墨紙硯、雕刀刻線等用完,你可以自行去檐月樓領取。”
陳小笙雙手接過來,嗯,還挺重的,“謝謝你。”
青年以學禮還之。
“你的名字是?”陳小笙臨走前轉身問他。
“關珩,我們時常能見。” 關珩笑道,“你有麻煩也可以來找我。”
他是整個書院的大師兄。
陳小笙點點頭,木讷目送他離開才轉身看向明月閣,那裡木質建造,清幽安靜,石階上面有一層竹片鋪地,正散着淡淡的嫩竹清香。
陳小笙低頭看看自己的鞋,鞋底還算幹淨,這才放心捧着木盒子往石階上走。
她站定在門前,騰出一隻手敲了敲竹門,裡面顯然并不像站在院子裡聽到的那樣安靜,相反,充滿吵鬧的嬉笑聲,讓人一聽就感到沒有紀律。
半晌,裡面傳來幾道竹片敲擊的鎮壓聲音,然後哄鬧聲才相對小些。
“誰?”蒼老沉穩的聲音傳出來。
陳小笙吞口唾沫,小聲但不怯場回話:“學生陳小笙,前來拜見夫子。”
瞬時,一陣莫名哄笑聲在書屋中爆發出來,格外敞亮散漫。
“肅靜,肅靜!”這次是老人的聲音蓋過全堂,他提起氣,朝外頭喊了一聲:“進來。”
陳小笙小心翼翼推開竹門,露出一個小巧的身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