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笙聽木老爹決定好了,也不再多說。剛好有時間,她還可以多做幾隻竹簪。
今兒中午的食材豐富,尤其是各種各樣的菌菇。
木阿奶她們摘的菌菇種類很多,木笙随便挑選了下就看見有鹿茸菇、羊肚菌、雞油菌、杏鮑菇等六七種不同的菌菇。又有雨後地裡剛冒出來的春筍,木笙想想,幹脆也不費事,就一鍋炖了好。
天然新鮮的食材,最不需要費什麼功夫。加點鹽煮開就很好吃,吃的就是這種天然鮮甜的味道。
木笙從房梁上吊着的臘肉上割了一塊肥中帶瘦的五花臘肉,用淘米水洗幹淨後切成薄片。
剛下過雨的地上都是濕泥,粘在菌菇上難洗的很。姐妹倆足足換了四五盆水才将大半盆菌菇洗幹淨。
“木筝,你先去燒火吧。我把這筍切切~”
“哎!那我先引煮飯鍋的火,等你弄好了喊我!”
木筝說着用兩塊打火石熟練的打出了火,點燃竈口用來引火的幹茅草。待茅草燃燒起來了,再添些容易點燃的草一起推着往竈裡送。等火勢起來了就可以放些耐燒的枯樹枝進去了,再随手抽兩根劈材進去慢慢燒。
待會兒另一個鍋要燒的時候,隻需要取一根劈材過來就行。
木筝燒了一段時間的火,對于怎麼點火,控火,顯然很有自己的想法。
木笙快速剝了兩個大鮮筍,沖洗幹淨。手起刀落快速的切了一大盤筍片。
“木筝,這邊可以燒火了。先小火!”
木笙将鍋裡擦幹淨,倒入切好的臘肉慢慢煸炒。待炒的肉有點兒焦黃卷曲,就倒入菌菇和竹筍一起翻炒。
翻炒了幾下,待菌菇滿身都裹了一層油後,木笙足足加了大半鍋水,才蓋上鍋蓋。
“木筝,大火煮開了就小火慢慢炖。我出去把剩下的菌子都挑出來~”
“好。我知道怎麼弄,你忙去吧!”
木筝一心一意燒火,這會兒燒火已經有點熱了,她不耐的用手當扇子扇了扇,心想要是有把扇子就好啦。
在院子外面陰涼處擇菌子的木笙,看着曬在地面越來越燙的陽光,心裡想着馬上夏天要到了,她是不是可以折騰點竹制品出來買呢?畢竟在沒有空調的古代,普通人想涼快點,可全靠竹子。
菌子收拾的差不多的時候,木阿奶她們也回來了。忙了一上午,每個人都是收獲滿滿。
“阿奶、娘、你們回來了~”
“哎~”
木笙把菌子攤開晾曬在匾子裡,就轉身去了廚房。
臘肉菌菇湯已經炖的鮮甜濃香,木笙撒了點鹽進去,嘗了嘗鹹淡就将一大鍋湯盛了出來。
“笙笙,聽你爹說,你大舅上午來了?”
雲氏洗了手打算進來給女兒幫忙,看到木笙手裡的陶盆二話不說接了過去。
“嗯,大舅舅來送做好的紫玉笛。還帶了一隻兔子和一隻雞,說是給我補身子的。我說不要,他還生氣了。”
木笙想到大舅就好笑,農家的漢子,疼起孩子來也是不容置疑的。
倒是雲氏,聽到木笙說她大哥還送了一隻雞,就知道是她爹娘的意思,下意識眉頭就皺了起來。
她幾個孩子都小,這幾年她爹娘沒少補貼她。這也是她二嫂跟她不對付的原因之一,她實在不想拿娘家的東西。于是一邊感動爹娘對自己的關愛,一邊又怕因此事再鬧的娘家失和。
隻是到底在心裡想了想,雲氏卻也沒說出将雞還回去的話。
這邊也沒分家,送來的東西就是入了大家庭的賬。該怎麼回禮,雲氏覺得公爹他們心裡應該有譜。
一家子累了一上午,稀裡呼噜湯泡飯吃了一飽,俱都回屋歇晌去了。
下午木老爹和幾個兒子均給紫玉笛做最後的趕工,木笙也跟木筝在一旁盡可能的磨簪子。就是木籍也被她姐許諾賣了簪子給買兩串糖葫蘆為由,被按着一起磨。
木阿奶下午沒去地裡,在門口坐着剝上午弄回來的竹筍。
雲氏她們下午沒再去掰筍,帶上剪刀去剪葉子,插紅薯藤了。
一家人各司其職,忙忙碌碌,也算各得其樂。
……
第二日一早,錢氏和趙氏的娘家也來人送了做好的紫玉笛。木老爹陪着說了會話,要留他們在家裡吃早飯。兩人均擺擺手,表示家裡還有活要忙,一起家去了。
趙氏和錢氏的娘家是一個村的,兩人都是家裡的姐姐,又各有一個弟弟。
兩人在閨中時就常在一起玩,等趙氏嫁了過來,發現婆家因根基淺,子女說親比較難,就主動給木老二說了同村的小姐妹。因此二人有時回娘家也會結伴通行,妯娌之間也是她們關系更好一些。
隻不過這兩年錢氏越發小心眼作祟,幹了些不痛不癢惡心人的事,趙氏慢慢有些不虞,反倒跟從稍遠些地方嫁過來的雲氏處得不錯。如此一來,錢氏更是氣憤,隻覺得全家都在針對自己。
叫木笙來說,錢氏的苦大部分也是她自身的原因。隻不過最近忙得團團轉,這二伯娘好久沒犯蠢了。
兩家兄弟來了沒多久,陳老爹和範二哥也過來了。
陳老爹不愧是經年的老篾匠,做出來的紫玉笛哪怕隻是個半成品,都不用木老爹他們隻費心打磨了,一根根油光水滑,裝上笛塞和笛膜,就可以直接裝起來送貨。
“有田,你這手藝沒得說!”
木老爹摸着手裡的笛子不住贊道。
“嗨!好在前些日子下了幾天雨,要不也沒這時間慢慢磨。猜到你要的急,這不,一弄好就給你送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