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笙,你怎麼那麼快。等等我呀~”
木筝捏着手裡剛起個頭的幾根竹絲,急道。
“你别急,慢慢編,等我摸清楚了再教你。”
木笙一邊應付小姐妹,一邊手指不停。
……
“成了!!”
“阿爺,你看!我編的可還行~”
木笙開心的叫道。說着驕傲的跟木老爹展示手裡的小竹匾。
“嗯!不錯!笙丫頭編東西有點子天賦~”
“可惜我老頭子會的樣式不多,無非是些家裡常用的籮筐匾子之類的。要是有時間,帶你去你陳阿爺家學學,你陳阿爺會的可多嘞~”
“哦?陳阿爺會編什麼啊?那咱啥時候去?”
木笙有些好奇,她知道自家阿爺的竹編手藝就是跟陳阿爺學的。不過自己暫時還沒機會見識過陳阿爺編的東西。
“他會的多了!”
木老爹一臉欽佩道。
“不說常用的家什,就是那城裡人用的椅子凳子,那樣式好看的嘞!咱見都沒見過,你陳阿爺都會。”
“呐!咱家坐這幾個竹椅子,就是我砍了竹子去請你陳阿爺編的。這種大家夥,我可弄不來。”
木老爹随手指指自己和木笙姐妹倆坐的竹椅子,這椅子有靠背,坐在上面舒适的很。木笙原本以為是買的,倒沒想到村裡人還有這手藝。
“阿爺,這椅子這樣漂亮,陳阿爺咋不做了去鎮上賣呢?!”
“哪有那麼容易!鐵頭他爹還在的時候,他爺倆也做過這生意。後來……這玩意沉的很,你陳阿爺現在年紀大了,可沒這本事往鎮上挑。頂多平日裡給村裡需要的人家做些要用的就是。”
村裡人都會做些竹編小玩意兒,或者一些大籮筐也不在話下。可像這種工藝複雜些的家具,并不是每個人都有陳老爹這份本事。陳老爹甚至能做到看過一眼的物什,自己回來鼓搗鼓搗,也能複制個八九不離十。
因此村裡人自家用的,也愛找陳老爹幫忙。完工不論給些銀錢還是糧食布匹的,既方便了自己,也是照顧這老少一家子。
木笙聽着木老爹的叙述,轉轉眼珠子沒說話。
“阿爺,我再多練練,等我技術熟練了,您帶我去找陳阿爺學。”
“行!不過到時候你陳阿爺認不認你這個徒弟,還得看你本事!”
木老爹打趣道。
“阿爺!您就瞧好吧!”
木笙信心十足!
本來還愁怎麼把腦子裡那些精美的竹制品複刻出來呢!這可真是瞌睡有人送枕頭~
……
時間就在指尖翻來覆去,一轉眼又該去鎮上交貨了。
“阿爺,明天我也去!咱家的鋪子也不知道打聽的怎麼樣了~”
木笙喝了碗裡的稀飯,聽木老爹跟兒子們商量明兒去鎮上交貨的事。
這段時間下了幾場雨,剛好地裡的活兒暫時告一段落。爺幾個貓在家裡,除了做出了一批紫玉笛,還把家用的籮筐等物什給修補了。
木笙這些天跟竹編杠上了,如今已經可以很流暢的編出一隻小竹匾。雖然竹絲的前期處理工作仍然不太熟練,不過這個木笙不在意。她主要是搞清楚不同竹編器物的過程,方便自己創作,或者有效指導其他人。
木筝現在唯木笙馬首是瞻,也跟在後面吭呲吭呲幹。無奈天賦這種東西随緣,可能是真的不擅長這個,後面她幹脆放棄了。轉頭繼續磨簪子。因此這次送到鎮上的簪子,木笙一個也沒動手,都是木筝做的。
“什麼鋪子?”
錢氏睜大了眼睛,擡起頭問道。
木老二也疑惑的看向木老爹。
哦!上回去鎮裡木老二沒去,木老爹他們因為鋪子并沒有買下來,回來也沒聲張。趙氏和雲氏倒是聽自家當家的說了兩句,沒影的事兒,兩人也沒當回事兒。
因此一大家子隻木老二夫妻倆不知道這事。當然,孩子裡除了木笙,别的也不知道。
木阿奶一邊在心裡歎道老二媳婦這下又要誤會了,一邊跟夫妻倆解釋道:
“咱家往年入了夏不都要去鎮上賣菜麼,你們兄弟幾個跟你爹都累的不輕。今年托笙丫頭鼓搗的這笛子賺了點錢,你爹琢磨着在鎮上盤個鋪子,再買頭驢子或者騾子。到時候你們去賣菜也不那麼累!”
木阿奶慢慢解釋了一遍,又說道:
“你爹托那書鋪掌櫃的尋鋪子,隻這事兒暫時還沒影兒,就沒聲張。明兒去看看,有消息的話倒是件喜事兒。”
“娘!那這麼說來,咱家要去鎮上生活了?!”
錢氏興奮道。
她往常去鎮上,看那鎮上的女人們個個穿的衣裳鮮亮的很,哪怕是賣魚的,那頭上也别着一根發簪呢,也有二尺花布包頭。且鎮上的道路都是大石闆鋪的,不拘天晴下雨,路面上永遠幹幹淨淨。錢氏對生活在鎮上的日子是既羨慕又不敢想。
不光是錢氏,趙氏和雲氏也是一樣。村裡的人,誰不想過幾天鎮上的生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