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十一滿口答應,表示自己明兒一定會去。
這姐妹倆一個行事作風對她胃口,一個堅韌不拔很有一份韌勁兒,都是她喜歡的人,沈十一很願意去捧這個場。
到家的時候,鋪子已經被收拾幹淨了。
木笙到樓上把銀子給木筝,叮囑她收好。
“這個給你!”
木筝接過木笙的銀子,又把手裡的三兩銀子遞給木笙。
“給我幹啥?這次的簪子我可一根都沒做!”
木笙搖搖頭。
木筝做簪子的辛苦她看在眼裡,因此前幾日搬東西她都沒舍得叫她。這幾兩銀子是不錯,可是她不能要!
“說好一人一半的!我要那麼多銀子幹什麼?”
任木笙怎麼說,木筝也不聽,自顧自把銀子塞到木笙手裡,就低頭下樓了。
“好吧,我先幫你存着。”
木笙找到自己自制的記事闆,用炭筆在上面木筝的名字後面寫了“三兩”兩個小字。
“唉,有錢了得去裁些紙,做個賬本才好!”
木笙看着手裡的薄木闆,心說這玩意有夠簡陋的。
将記事闆收好,木笙轉身準備把明兒要買的那堆竹藝品整理一番。待瞧見角落裡堆的整整齊齊的攢盒,木笙突然想到個好主意。
想到就做!木笙拿了兩個攢盒,跟木老爹打了聲招呼就溜到了隔壁。
此時下午,點心鋪子裡沒有什麼人。方嬸子跟方叔正在洗刷餐具,收拾鋪子。
木笙瞧着不大的鋪子被夫妻倆收拾的幹幹淨淨。做油炸點心的鋪子能做到牆面和桌面上沒有明顯的油漬和污斑,這夫妻倆别的不說,一定是個勤快人!
“方嬸兒,忙着呢!”
木笙笑嘻嘻的走進來,也不拘束,自己找了個地方就坐。
“哎!笙姑娘過來啦!你家鋪子收拾的怎麼樣了?可要幫忙?”
方嬸瞧見木笙舉止大方,随意的當這兒跟自家似的,臉上也帶了笑的問道。
“勞嬸子惦記,家裡都忙好啦!我這不是沒事兒,來嬸子這兒坐坐。”
木笙笑眯眯的回道,轉頭看了看鋪子,跟方嬸子誇道:
“要我說嬸子你跟叔真是少見的勤快人,做吃食生意的,少有能做的你們這麼幹淨!真不怪你家生意是這條街上數一數二的好!”
木笙的一遛馬屁将方嬸兒拍的通體舒暢,就連不善言辭的方叔也咧着嘴笑。夫妻倆此時看木笙無比的順眼,那是神仙來了也比不上。
“笙姑娘,你這盒子哪裡買的,我瞧着樣式好看的很!”
對方誇了自家,血脈裡延續着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的方嬸兒也在想法子跟木笙進行商業互吹的友好交流。
見話題終于歪到自己的目的上,木笙趕緊裝作不在意的說道:
“嬸兒你說這個?嗨!哪是買的,這是我自己做的!”
木笙一番假意謙虛,成功引起了方嬸的好奇心。
“哦?你這姑娘家家的,你還會做這個?”
方嬸有些不信,可也不願意相信面前這個看起來白白淨淨,說話又好聽的姑娘會騙自己,一時面上表情有些糾結。
“嬸兒,瞧您說的,我能騙你不成?!”
不笙裝作不高興的樣子打開了攢盒,拉着方嬸硬是從選料到編織,以及如何設計,給方嬸兩口子講了個仔仔細細。那股倔強的樣子,把小姑娘的好強勁兒演了個淋漓盡緻。
“嬸兒,這下你們信我的了吧?這真是我自己編的!”
木笙撅着嘴巴,力證自己的清白。
“信了信了!我滴乖乖,沒想到笙姑娘你小小年紀,竟會這個?!瞧着攢盒,做的多精美呢!”
方嬸兒也是個識貨的,這批攢盒因着是打開門紅生意,木笙和陳黎可謂是盡心盡力,力求每個細節都打磨到,因此這批攢盒的品質非常高,不怪方嬸兒拿在手上不願意撒手了。
木笙瞅見時機到了,幹脆說明自己的來意。
“嬸兒,你既然這麼喜歡我這盒子,說明這盒子也還入的你眼?”
不等方嬸說話,木笙又笑着接着說道:
“我今兒晌午吃了嬸兒家的點心,也覺得比一般點心都清爽美味。可咱家的點心好歸好,卻沒個好匣子相配豈不可惜?”
木笙笑眯眯的看着方嬸,不吱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