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10月31日晴
距離藝術展還有三天,這幾天裡,我中午時而主動給她發消息,問她進展和在學校做了點什麼。不知道自己為什麼要這樣做,但既然葉在我家住,作為她臨時的監護人,我似乎有責任要更了解她一些。但她的回複,怎麼每次都是那麼有距離感,對我的問候回複得禮貌又得體,真正内心的東西是一點也不願意展示給我,我不由得有些惱羞。
很快日子過了三天,我嘗試用律師的溝通技巧試探着她,但她每次都完美的避重就輕逃避了我對她的發問。
終于到了她學校藝術展的日子,那天中午,就在我準備打開手機給她發消息時,電腦收件箱突然響起,我收到了她發過來的三張照片郵件,是一副她的畫。大片的連綿的黑色山脈剪影與暗淡藍色的人影,山脈用類似傳統工筆畫法描上了金邊,這幅畫不知怎麼讓我感到,内心無比甯靜,有一股神秘的力量讓我目不轉睛的盯了許久,這是這個年紀孩子能夠完成的作品嗎?
第二張是葉雙手抱在胸前,驕傲的站在畫旁邊的照片,第三張是現場的活動照片。我将它們一一保存到了電腦裡,此時正在研究着該如何設置為電腦桌面,原本我想設置她畫的那幅畫做桌面,但總感覺少了點什麼,果然還是要把畫家與畫放在一起才合适,随後果斷決定将桌面設置為葉雙手環抱胸前站在畫前笑得燦爛的樣子,葉和畫融為了一體似的,我認真地看着電腦裡的畫作,突然内心感覺某種線索一閃而過。還記得第一次在她家看到的那幅作品,是一位叫“清水”的畫家作品,她們之間難道有某種關聯?我打開了谷歌,輸入Shi-mi-zu這幾個拼音,反反複複浏覽了幾遍英文網站上的畫作信息,雖然創作内容各色,但是這個傳統工筆畫法的金邊勾線竟出奇的相似,或許這個小孩是清水的粉絲呢,此時隻感覺葉的神秘又增添了幾分。
“郵件已收到,令人心靈平靜的畫作,葉,謝謝你的分享。”我打字發出,很快手機震動收到了她的回複。
“不客氣,英理謝謝你的喜歡。今晚的應酬注意安全,回家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