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一下這個支線的理論支撐,,以及為什麼我覺得凜愛恐怖片這個事情太妙了。
恐怖電影這種東西,其實能吓壞的更多是秩序感強,或者說潛意識中界限分明的人。不僅是膽子小這回事,因為有些人既定的秩序感非常強烈,對于不符合既定認知,打破自己秩序的東西就會覺得特别難受。本質上恐怖電影打破的是生與死,安甯與動蕩的界限,就像很多時候,我們去墓園,屍/體在棺材裡,骨灰在罐子裡,隻要不是在精神脆弱的黑夜或者孤身一人,去往荒涼偏僻的地方突然看到墳茔,即便害怕,也會認為在情理之中。所以,人會格外恐懼,牆壁藏x,冰箱藏x這種情況,即便知道st沒有危險性,但骨子裡的恐懼油然而生,就是因為【死】入侵了生的領域。一般情況下大部分人知道恐怖片是[安全恐懼],更叛逆,或者更加追求刺激,能颠覆常理,對于秩序不敏感的人群,對于恐怖電影營造的刺激感雖然也會有生理性的害怕,但不會因為投入去看了就吓的不行,更不會受到長期影響,這就是恐怖愛好者和一點恐怖元素都無法接受的人,在潛意識層面的一部分差異。能夠接受秩序被打破,雖然害怕但不會無助。
所以我覺得對于糸師凜的塑造,他的破壞欲,以及希望怪獸打敗奧特曼的颠覆常規秩序的想法,都是他性格的一面,能夠支撐起他喜歡恐怖電影這個愛好。一切都不會是無緣無故的,而且最妙的地方在于,凜沒有什麼其他的複雜人際關系,朋友或者很能理解他的親友,他喜歡上恐怖片是哥哥離開之後,其實可以投射出他的情感饑渴,大部分人的分析停留在了釋放壓力這個層面,但是完全忽略了凜從小就是不被理解的,他的感情更多是哥哥來照顧,給予他雖然單調但是充沛的關心和愛。他是沒有辦法在哥哥離開之後從其他人身上得到的,某種程度上,人渴望體驗各種情感,甚至可以說是不同程度上的情緒動物,沒辦法長久的失去情緒波動和情感體驗。這就是藥物成瘾或者抑郁症後果嚴重的主要原因。所以人就算再單機,也要體驗不同的情感才能保證自己不失常。就像那句,我甯可清醒的痛苦,不要麻木,負面情感也是一種情感。
恐怖片調動人情緒的作用非常顯著,好的恐怖片還會帶來一些思考,有一些其他的情感體驗,所以對凜來說,這是高性價比的【抑制劑】,或者說[情感代餐]。
讓他可以感到興奮,感到恐懼,産生好奇探究,思考生與死,甚至代入一些角色體驗角色的喜怒哀樂,畢竟正是十幾歲的孩子,完全去和其他人沒什麼交流,得不到認可和深度溝通,沒有親密關系,産生情感饑渴太正常了。
基于這個理論,才有了支線二【怕鬼】,鳥對于恐怖片有好奇心,因為很多恐怖片涉及神秘學領域,人天然對未知有探索欲。但本質上他是高敏感人群,恐怖片的音效,氛圍設置就是會更讓他生理性的不舒服,而且記憶力好且喜歡複盤的性格導緻看完之後會受到長期影響,他自身的高度秩序感,他的界限分明,要求萬事萬物依照邏輯運轉的性格底色,讓他更加排斥,恐懼這些東西,本質上是他恐懼不符合自己認知的東西。
就像是人生不幸福,父母婚姻不幸福的人往往難以找到好伴侶或者很好的維系感情生活,因為那種模範家庭,幸福愛情,是完全陌生的,人會不斷地,回溯,難以掙脫原生家庭帶來的影響,自以為忘記了但是你的身體記憶還在。這是鳥最終判定凜和自己分手是【合理的】,【正常的】主要原因。
因為不被選擇才是常态。
對方愛自己愛的要死要活始終不變才奇怪,結果就是分手應該體面,不應該說再見了。
不是他跟凜斷崖了,或者他不相信凜,更不是他開不起玩笑,就是單純的,習慣了一切都糟糕透頂,沒有好結果。
而且最可怕的是,這種悲傷和痛苦,太熟悉了。
熟悉到給他安全感,而甜蜜熱戀顯得那麼不真實,假的跟在騙人一樣。
所以鳥的公式書裡擇偶标準,穩定是第一位的,就連相性都可以往後排。
這麼說吧,穩定的讨厭他,也是一種穩定,他需要的是對方極度堅定,甚至不會被他改變。
為什麼說馬狼被他選中,其實和馬狼的性格特質有關系,愛他的同時沒有改變自我,太堅定了,這種情況懷疑一萬次,第一萬零一次還是發現對方沒變,逐漸就會相信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