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過後,項俞生他們開始向上級提交領養報告,原本他們以為這件事會遇到波折,畢竟,他們都還沒有成家,而聯盟也有不少合适的孤兒院。
但批複來得很快,上級指揮官甚至還向他們由衷的表示了感謝,直言他們解決了眼前軍部一直在考慮的一個大難題。
但收養戰後星孤兒的這個口子一開,誰也沒有想到,平時看着平平無奇的軍隊大廚,一提交收養申請就提交了三份,還特别動情的抱着兩個六歲娃和一個八歲娃在下來審查的人員面前齊齊痛哭,表示自己的豬蹄不能沒人吃,為此,這段時間維和部隊都被各大軍區的人調侃,說是戰後兒童收容所。
最後的收養名單定下來,除了楊冬她們這一群孩子外,零零散散,還有十八個孩子一并被部隊内的士兵與軍官所收養。
因為數量實在是超過了當初的預計,因而軍部最高指揮官思索再三,還是在親自下來走訪的時候,奉勸了維和部隊内各小隊隊長一句,别意氣用事,不然以後一出任務就撿孩子,這任務還能不能行?
回應他的,是衆小隊隊長憨厚且整齊的傻笑,直看得軍部最高指揮官搖頭。
四月份的時候,堅守在這裡長達一年零兩個月的維和部隊終于迎來了輪換期,這顆戰後星的政權由于衆多平民的支持再加上星際聯盟各方的努力,總算是穩定了下來,依稀可見白鴿飛過廣場時,人們眼中對于未來的期盼與對于和平終于到來的喜悅。
四月最後一天,戰後星的人們在廣場舉行了“解放慶祝日”活動,人們載歌載舞,雖然四周依舊是坍塌隻見瓦礫的廢墟,但人們的笑聲卻比以往任何時候都要更為熱烈一些。
楊冬她們一群孩子被簇擁在最中心,跟着軍隊裡的小姐姐,一起跳着不成樣子的舞。
這支舞過後,除了小白還和楊冬能在同一個區生活,其他人,都将跟随着自己的收養人,前往不同的區與市上學,所以,孩子們彼此間都不免越發惺惺相惜起來。
還沒等慶祝活動結束,他們每個人手上都有了彼此贈送出的,原本是用于紮頭發,但如今已經被編上了不同顔色細彩帶的項圈。
紅紅綠綠花花的項圈戴在孩子們的手上,看上去格外引人注目,這一幕吸引了不少記者的注意,當被告知,這些項圈代表着孩子們對彼此送出的祝福,畢竟他們即将分開的時候,記者也不免感到幾分心傷,随後,記者們邀請孩子全部站在一起,扣動相機,給他們拍攝下了一個大合影。
項俞生注意到了,出于幾分警惕,他聯絡了自己的上級,最後記者們得知為了孩子們的明天,七彩的項圈照片可以發布,但孩子們的合影與個人照,隻能留在軍方。
“希望和平的光,能夠讓孩子們擁有不一樣的未來。”對于軍方這一舉措,記者們皆表示了理解,
“會的。”
項俞生擲地有聲的答案與那剛毅看向遠方的肅穆神情,讓衆記者忍不住心癢癢又給項俞生拍了張照片,誰知他們按下快門的一瞬間,楊冬正好帶着孩子們拿着項圈走到項俞生的身邊,想要給項俞生也戴上項圈。
這一幕被偶然記錄之後,衆記者們圍着這一張照片連連感慨,照片中,孩子們稚嫩的側臉、臉上帶着的笑,與一身筆挺、巍然不動的星際聯盟維和部隊隊員如此融洽的站在一起,那一刻,隊員手中的武器,也成為了一種對于孩子們無聲的捍衛。
後來,這張照片,登上了星際新聞的頭條,而與之相對應的新聞标題為“終于等到了和平的遺落之地:巴沙”。
“解放慶祝日”之後,随着維和部隊的調防,也終于到了小白和楊冬離開戰後星的時刻,比起楊冬,小白似乎更深愛這片土地,他站在軍區最高樓房頂的平台上,望着一片廢墟的家園,遲遲不肯下樓。
楊冬站在小白的身邊,安慰小白,等他們下次再來這裡的時候,這裡,應該已經大變樣了。
畢竟,星際六大勢力中,聯盟的基建水平,一直以“狂魔”著稱。
“嗯,但我不會回來了。”
出乎楊冬預料的是,小白忽然這麼說了一句,他見楊冬疑惑的看向自己,立刻給楊冬展示了自己學着維和部隊隊徽畫的肩臂,還表示星際中,像他們這樣的戰後星還有很多,恐怖組織也一直都在活動,這些天,他思考了許多。
他們能夠被收養,屬實是運氣,但如果他們未來能夠被選入維和部隊,就能夠拯救更多的人。
他要把這裡的廢墟都印進自己的腦子裡,然後,帶着這一份記憶,向前,不停的向前。
“你越來越有項俞生的模樣了。”一隊之長,用自己的力量擔負起照顧隊員的重責,楊冬越看小白越覺得他能被項俞生收養,真是一件大好事,
“是,指揮官。”小白忽然有模有樣給楊冬敬了個禮,倒把楊冬給逗笑了,小白卻認真的看着楊冬,直言如果未來自己能夠成為小隊隊長,那帶隊的指揮官,一定會是楊冬,他相信她。
“無論是小隊長還是指揮官,光說不做,永遠都達不到這個目标,所以,一起努力。”
“嗯,一起努力。”
小白與楊冬相互用力的握緊了彼此的手。
然而等兩人下樓,項俞生和羅揚才告知了兩人一個不可思議的軍部決定:最終,根據軍部的批複,由項俞生收養楊冬,羅揚收養小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