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時月向後伸手,輕輕一推——練習室的門應聲而閉。
然後他靠在門上,不說話,隻是輕輕擡了擡下巴,示意對面繼續。
“看起來你不太想回我一句客套的問好,”喬亦眨了眨眼,終于是笑了出來,“我理解,小月哥哥——如果換成我,被朋友莫名其妙單方面斷聯的話,我也會很生氣的。”
應時月一時有些失語。
他想說,當初的事真的可以被簡單總結為“單方面斷聯”五個字嗎,但話到嘴邊,又驟然停住。
他感覺自己問不出口。
因為喬亦說得對,事情就是這麼簡單。
所謂的抛棄L隊、所謂的從觀衆面前隊友面前消失,這些本質上隻是後來應時月為喬亦的行為所扣上的标簽——或者更準确地說,他接受的、外界給喬亦的行為扣上的标簽。
——但他也不得不承認,他自己從不在意喬亦對這個隊伍有什麼意義。
他在意的隻是自己沒有成為這件事裡的“例外”。
“但我現在并不太能做完整的解釋——非常對不起,”沒想到喬亦又說,“所以先說點當前的事可以嗎?我們是下下周恢複公演對吧,今天上午我和何姐聊過了,她的意思是,我現在先上一半的大歌,站位大概在10号前後,根據每次具體的安排前後調動。”
“……挺合理的。”應時月終于說出了在這個場合下的第一句話——卻又是他意料之外的、普普通通的公事發言。
*
除了常規的引入、落幕緻意等環節外,Link一場公演的正式表演環節包含十首左右的大歌、五六首unit曲,中間穿插幾次MC環節。
顧名思義,大歌就是一群人的唱跳表演——準确說來是14人曲,走位很簡單,大多數時候是齊舞;unit是表演人數更少的曲子,一般一首歌是1到5人表演,有純站樁、純舞蹈和唱跳結合的模式,也有劇情向舞台;MC就是傳統的講話和遊戲環節。
而算上喬亦、不算紀荇和,L隊下半年總共有23個現役偶像。即使是大家有各自的學業或外務,往往同一時間在基地的隻有不到20人,也超過了14人的大歌人數上限。
因此,要麼有人不能上,要麼有一些人不能上全場——L隊向來的準則都是能上的人全員上公演,排名高的優先選unit,上幾乎所有大歌,站靠前的站位;排名低的則交替上unit,然後每人上幾首大歌。
而喬亦六選沒有排名。
按理來說,沒有排名就默認為最低排名。但鍊團粉往往長情,喬亦的粉絲基礎還在,應該過不久就會重建粉圈,屆時再當他是最低排名,合乎情理,但也一定會起節奏。
因此公司的策略是把他站位往前推一點——但推得不算多,站位10号位上下,大概是一個能讓所有人接受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