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時月慌忙躲閃,但就那麼點時間,當然做不到完全避開。小汽車緊急刹車,從側方向撞上他的時候,隻剩下了一點沖擊的餘燼。
但餘燼也足夠有沖擊力。
應時月在那一瞬間試圖操縱減緩沖擊,但沒成功。于是整個人連着車一起撞倒了人行道的圍欄,砸在了一大堆停在路邊的電動車和自行車堆裡。
見情況不對,那位車主下車,交警也匆匆趕來,幾方開始協商交流。最後給應時月的解釋是,車主太困了,疲勞駕駛,轉錯了方向盤——隻能說好在及時刹車,沒有造成更嚴重的後果。
應時月在路邊倒了好一陣,才很費勁地重新站起來。
微積分是隻能辦緩考延到第二年了,這種撞傷一旦發生,即使感知不到大問題,去醫院檢查一通也是最優解。
他先是給助教發了個消息,接着就在車主和交警的陪同之下去了醫院。查出來沒什麼大礙,但身上好幾道擦傷,腿部還有點輕微骨折。
後續還因此耽誤了好一段時間的公演和外務。
而從醫院出來後,應時月才想起來關注電動車的情況——奇迹的是,這個已經堅持了四年的電動車,似乎比他本身受傷更輕,外殼有一處凹陷,應時月骨折好了之後專程去店裡處理了一下。此外其上留了若幹道劃痕,但都不影響使用。
後來應時月重新塗裝,将大部分劃痕都遮擋了起來。隻有這一道,因為剛好壓在了“Oct”的塗裝之上,不可能避開這三個字母重新噴漆,因而被保留了下來。
應時月想到這裡,轉過頭迎上突出其來提問的喬亦的目光。
是故意這麼問的嗎?是想要試探什麼嗎?他心想。
喬亦肯定記得這三個字母是自己寫上去的,如今提問,是随口一說,還是想到得到一個“因為我不想你寫的字被遮上”之類的答案呢?
在這一瞬間,應時月幾乎肯定是後者,即使喬亦的目光非常坦然,坦然到仿佛隻是随口一說。
說起來,這次重逢之後,喬亦從未說過如此有暗示性的發言——如今是第一回。
“這道劃痕是之前出了個小意外留下來的,”應時月想了想,然後回答,“當時受了點傷,所以我留了一道痕迹,想要提醒自己平日裡騎車要更注意安全。”
“……那挺好的,這些意外是不應該被忘記,記住出過的狀況,才好提醒自己未來多加小心,”喬亦聽完,非常詭異地頓了好幾秒,才終于又說,“不過,你說的是20年年初那件事嗎——我當初在網上看到過。”
那起小事故最後确實沒瞞過粉絲。
最開始是他們考場有人在鍊團專組爆料,說應時月今天微積分考試沒來,接着就有人在醫院拍到了他——本來鍊團并不是什麼娛樂圈頂流,平時他們走在路上也不需要戴口罩或者躲躲藏藏,結果不知為何,一出狀況,街上就全是認識他的人。
于是就有人在fan club給他留言,問他怎麼回事,應時月隻得告知實情,倒是省了因為不上公演而被論壇開十個帖子罵這一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