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冬天一般來說會封山,春秋非節假日——包括這會,也都算是淡季,設施成熟但人不太多,剛好是最适合來的時間。
唯一微不足道的缺點也隻剩下了海拔高、有點冷。
不過有喬亦這種怕冷的人在,他們本來也各自帶了一件不算太厚的冬裝外套和一頂帽子備用,加上一直在走動,倒也說不上太冷,反而還覺得若有若無的寒風讓人心情好了不少。
隻是并非身邊所有人都如此,很多人都是在山下的店裡短租一件冬裝。偶爾也有别的遊客因為走太快或太慢與他們碰上,有兩三個人來問他們衣服是在哪家店租到的,說看起來比别家的都好看。
“為什麼會問這個,”第三個人同他們分離之後,應時月低頭看了一眼,“這種粉色沖鋒衣很像是景區租的嗎?”
“但被誇了好看,”喬亦一邊笑一邊說,“我晚點給賀景然發個消息,問問他怎麼看。”
這套衣服有點年頭了,是賀景然高三那會給L隊設計的冬裝隊服——不是穿上舞台進行表演的那種隊服,隻是像學校班服那樣、證明大家是一個team的休閑服。
他設計了冬夏兩款,自己找的廠家制作,當時的L隊成員人均一件。賀景然選的廠家比較靠譜,雖然因為制作量少,花了他們不少錢,但除了長個子穿不下以外,那兩件衣服被大多數人斷斷續續穿到了現在。
自然也包括那時候已經十七歲、剩餘長高空間沒那麼多的應時月和喬亦。
他們一整個白天都被用來爬山。
實際上準備的露營地并不在山頂,到最頂端有一點點距離,大概要半小時路程;他們如今爬的這座山也不是這一片最高的——最高的頂端都有積雪了,自然是去不了的。但縱然如此,喬亦還是說想去山頂看看。
“但你如果累的話,也可以先休息,不一定要跟我一起上去,”這人說話的時候看着應時月的雙眼,帶着點若有若無的笑意,“我可以先和你一起把帳篷大框架搭好再走。”
“你怎麼回事,”應時月盯着他看了幾秒,然後歎了口氣,幹脆伸手抓住喬亦的手腕,“不準扔下我。”
喬亦聽了這話,明顯怔了片刻,才又恢複了表情,說了句“那好”。
于是他們繼續向上。
到山頂的時候剛好是日落時分,周圍還有少數幾個遊客。
路過那群遊客的時候,應時月聽見他們在說着快要天黑了趕緊下去回基地。于是他和喬亦也沒待上多久,隻拍了幾分鐘視頻,便同其他人一起回去——事實上山頂的風景同他們露營地那片也沒什麼太大區别,按喬亦的話來說,真要來一趟山頂,也隻是抱着“不來總覺得缺了點什麼”的心态。
兩人趕在天黑之前回到了露營地。
應時月沒有紮過帳篷,他們拿到的那些零件也很細碎,并不是他刻闆印象裡的款式。但好在說明書寫得很完善,作為一個手工高手,他舉着手電筒看了半分鐘,就将所有長度樣貌有差異的組件分類放好、并記下了全部的組裝順序……甚至還教會了一個來請教的路人。
隻是喬亦似乎比他更熟悉幾分,甚至連說明書都沒讀,就直接上手開始拼了起來。
“……你以前組裝過這種帳篷嗎?”應時月看着他的動作,頓了頓,最終還是将這句話問了出來,“看起來好熟練。”
“嗯,”喬亦點點頭,看着他說,“本科時候跟老師同學野外實踐的時候用過類似款的……你想聽聽那時候的事情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