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現在才發現這個問題。
為什麼裴歲聿要沒收自己的身份證,因為身份證上寫了他的出生地,也就是他的家。
可是裴歲聿怎麼會知道呢?
而李濂光的這一句話,讓戚桉醍醐灌頂。
裴歲聿和上一世的他有過交集。
但裴歲聿從來沒和他說過這件事。他在隐瞞這件事。
可是為什麼要隐瞞呢?如果裴歲聿會來到這個小城找到李濂光報平安,那就說明上一世的自己和裴歲聿的關系挺不錯的。
他又突然想到什麼,自己已經死去了十五年,裴歲聿為什麼不害怕他?相反,看見他的第一眼,什麼反應都沒有。雖然也有可能是自己太過心急,第一次見面就暴露了自己是死神,而裴歲聿這樣的人,本來對待感情就很冷淡,害怕什麼的,就更不會有了。
但是,還有一個很大的問題,從李濂光的話來看,十五年前自己應該是死了,所以才會音信全無。但裴歲聿竟然特意跑來這個小城報平安,怎麼想怎麼不對勁。
裴歲聿連自己已經去世的消息都要隐瞞嗎?
這又是什麼原因呢?
戚桉突然覺得這個老男人身上的秘密太多了。
多到讓他理不清頭緒。
他垂下眼,想了想,問:“李叔叔,裴歲聿當時來找你,是怎麼和你說的,你還記得嗎?”
李濂光似乎愣了一下,嘴巴張了張,吐出的話卻是另一個話題:“怎麼開始叫我李叔叔了,有些不習慣呢。”
戚桉也跟着愣了下,抿了抿唇,做了片刻的思想鬥争,還是無論如何都喊不出爸爸這兩個字。
李濂光看上去也沒有很在意,隻是表情收斂,專心緻志地開着車。
戚桉沒再好意思去打擾他。
這個話題算是被掀過去了,李濂光駕車走了半個小時,總算來到了一個被田野包圍的小鎮,再往裡走,車子停在了一個院子外,院門緊閉着,兩旁的石柱上挂着一個銀色門牌,上面寫了五個大字——向陽孤兒院。
戚桉跟着李濂光走,這裡所有的建築都破舊灰暗,讓人一看就飽經風霜。兩人先經過了一棟異常安靜的教學樓,然後抵達一個獨立的小平房,木闆門被鍊子鎖上,又被李濂光解開。
這裡是他的辦公室,裡頭的光景并沒有比外面的好多少,唯一嶄新的應該就是迎接客人的辦公沙發,看上去趕上了當今的時代。
李濂光将老舊的空調打開,空調發出陣陣噪音,風也時緩時急。
男人有些無奈地笑笑,坐到自己的辦公桌旁,說:“現在小鎮上連年輕人都沒有,小孩就更少了,而且現在遺棄孩子要負刑事責任,沒有人會以身犯險,咱們孤兒院一年比一年差啊。”
戚桉抿抿唇,朝四周觀察了下,問:“政府沒有補貼嗎?”
在A市的那個孤兒院裡,雖然孩子同樣也不算多,但是設施什麼的都是政府出資購買,就連吃食都不用趙梨出錢。
李濂光垂下眼皮搖搖頭,“給的不多,按人頭來算錢,今年已經過去大半年了,我們院子裡隻有不到十個孩子,政府不給我們錢,也更新不了設施,沒有老師過來,孩子們的學習成了很大的問題。”
戚桉眸色晃了晃,看向男人,問:“孩子們在哪裡,我能去看看嗎?”
“當然可以。”李濂光說着站了起來,打開房門,帶着戚桉朝外面走去。
原本戚桉以為他要去教學樓裡,但是李濂光卻帶着他徑直走出院子,然後順着一條小路蜿蜒向前,最後停在了一小片稻田上。
“這是……什麼意思?”戚桉瞪了瞪眼,有些不可置信。
李濂光看着這一片稻田,輕輕歎了口氣,說:“沒有辦法,孩子們想要吃得好一點,就必須自己做農活,種菜種水稻,等這些豐收後,才能去換更多的肉食。”
随後他目光一轉,移向另一塊更大的田地,說:“那一大塊都是我一個人擺弄,種些水稻,養些魚苗,偶爾還會買幾隻鴨苗來,下的鴨蛋給孩子們分一分,我也盡力了。”
現在正是稻米成熟的月份,今年的雨下得少,泥土幹裂,水稻長得不好,收成估計也大打折扣。
“像今年,孩子們也很難攢到學費了。”李濂光搖搖頭,歎出一口氣。
孩子們都在田地裡收水稻,有兩個孩子還沒有水稻高,直接淹沒在稻海中,以戚桉的視角,隻能依稀看清黝黑的發頂。
他抿了抿唇,悄聲問:“那你呢?”
“我?”李濂光看向他,想了想說,“我這輩子隻陪着這些孩子,這些都是我的孩子,看着他們長大成人,能在社會上找到自己喜歡的事業,活得比我輕松,我就很開心了。”
戚桉沒有接話。
李濂光卻想起了什麼,深吸一口氣,說:“想當初,撿到你的時候我才十九歲,剛剛開始創業,建立了向陽孤兒院。那時候你才多小啊,眼睛都睜不開,在桉樹下被花粉嗆得直哭,全身上下隻裹着一條髒兮兮的被褥,手裡緊緊攥着一張紙,上面寫了你的姓氏——戚。”
“後來一晃眼就去讀大學了,你可是我們當中最勤奮的孩子,學費什麼的都是自己賺,一點兒沒讓我擔心,最後還在大城市找了工作,現在都成為明星了!我可自豪了,你畢竟是我的第一個孩子。”
聽到這些話,戚桉都覺得恍如隔世,前世的記憶消失得一幹二淨,他什麼都想不起來,唯獨聽見這些話覺得很是親切。
李濂光看着他,說:“其實那個時候這裡的經濟已經不景氣了,年輕人外出打工,政府錢捂得緊,孤兒院的孩子數量也減少了。雖然來這裡的孩子少了我覺得欣慰,但是畢竟這裡也還有孩子,不能就這樣沒落下去了,繼續下去,這裡的孩子怎麼辦?”
戚桉想了想,出生問:“你現在有什麼打算嗎?”
李濂光搖搖頭,聳聳肩,說:“能有什麼打算?孩子們能好好上學,以後都像你一樣從這裡考出去,就是最好的了。”
話語剛落,李濂光的手機響起了,他拿出來看了眼時間,六點半了。
他将鬧鐘關了,對着田野裡喊了一嗓子:“孩子們,回來吃飯了!”
說完他朝戚桉微笑,“走吧,今天給你準備了好吃的。”
晚上七點半,戚桉和李濂光,還有九個小孩,圍坐在一張圓桌上,桌上正中間擺了兩個盤子,一個盤子裡裝着煎蛋餅,還有一個壘了一堆小包子。
每個人面前一碗粥,裡面夾雜着一些蔬菜和肉沫。
“喜不喜歡?”李濂光笑着給戚桉遞了一個包子,說,“肉餡的,你以前最喜歡吃我做的煎蛋餅和肉包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