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暗得意了一陣,劉星澤繼續往果林深處走去,來到了一片生長着商陸苗的地方。
仔細一看就會發現,這裡的商陸苗莖幹都是綠色的,這種商陸苗是一種非常好的野生蔬菜,其他地方也有種植作為蔬菜出售的。
不過需要注意的是,商陸還有一種莖幹事紫紅色的,這種商陸有毒,絕對不能食用。
又摘了不少商陸苗,劉星澤帶來的大籃子就完全被裝滿了,壓下去嚴嚴實實。
劉星澤根據之前初一十五來上香的香客數量,預估了一下感覺這些肯定夠吃了,萬一人數比他想象的多很多,他就再來出來摘點菜好了。
也别怪他都給香客們吃野菜,這不也是沒辦法的事情,雲來宮現在種的蔬果就隻有胡蘿蔔成熟了,其他的還不能吃呢。
而雲來宮的位置出去也不方便,肉食這些可以冷藏的還好多,蔬菜這種就不方便出去購買了。
再說了,現在野菜多貴啊,出去買的話,比種植的蔬菜都貴呢,劉星澤一點都不心虛!
劉星澤提着籃子回到了宮觀,就看到有十來個中年男女從側殿裡走出來,正是上香參拜完的信衆。
他們都是住在成澤山下的村民,其中一部分是雲來宮的虔誠信衆,即便山高路遠,還是每個月初一十五加上各種重要日子雷打不動的上山來上香。
其實以前的雲來宮信衆還是挺多的,但因為位置實在太偏僻,再加上現在有信仰的人比較少了,而那些虔誠的老人家也爬不動山路,來的就少了。
不過自從劉星澤來了之後,可能是因為夥食變好了,這一兩個月内,每次來上香的信衆總是會多那麼一兩個人,都是原來的老信衆帶來的。
他們都是同村人,再加上山路行走不便,所以每次都是結伴一起上山,大約上午吃飯前到達雲來宮,上香之後一起幫忙準備午餐,吃完飯再由張長蘇仙長帶着過經,之後幫忙打掃一下宮觀做些事情,然後再結伴下山。
劉星澤來了已經幾個月了,基本上常來的信衆他都認識,此刻也隻發現了兩個生面孔,不過問題不大,他摘菜的時候知道人數可能會多出來幾個,預留了足夠的空間。
這些信衆們對他也很熟悉,看到他就笑着上前打招呼,并接過了他手裡提着的菜籃子幫忙拿到了廚房裡。
雲來宮的廚房裡基本上都是用電的電磁爐和電飯煲之類的廚具,也有柴火竈,至于燃氣竈因為山上實在不方便就沒有了。
實際上他們平時用的比較多的也就是電廚具,至于柴火竈基本上隻有人多的時候才用,因為柴火竈的鍋比較大,方便制作分量比較多的菜。
柴火竈使用的木柴都是山裡自然死亡的樹木和枯枝落葉之類,因為用的不多,這些也就夠用了,對環境也沒什麼影響。
雲來宮雖然人少笛梵過夜偏僻,但建築規模其實挺大的,建築依山勢而建,前面是宮殿群,後面還有幾個院落面積不小,也有很多供人居住的房屋,廚房之類的生活設施都在後面。
山上沒有通自然水,使用的是山上的山泉水,但山泉水都是符合國家一類飲用水标準的,而且安裝了引水管道、過濾裝置之類,用水還是比較方便的。
廚房面積不小,旁邊還有一個放雜物和柴火的柴房,裡面各種電器一應俱全。
此時張長蘇仙長已經換了方便行動的衣服過來。
他一直是雲來宮的主廚,雖然已經教會了劉星澤做飯,劉星澤也不笨,做出來的飯菜還是能吃的,但……張長蘇并不想委屈自己的舌頭,确定劉星澤有自理能力之後就很少讓他動手了。
兩人進了廚房忙碌,張長蘇仙長先把米飯放進大的電飯鍋裡煮,這個電飯鍋隻有人多的時候會用,另外還有一個小的,平時張長蘇和劉星澤兩人就用那個小的做飯。
劉星澤則去幫忙燒火,這項技能其實并不複雜,他早就做得很熟練了。
來幫忙的信衆們沒有進廚房,廚房外面是一個大院子,靠近廚房的地方是幾個大的分級的蓄水池,池水是從山上引過來山泉水,水池邊放着籃子之類的工具,還有一些小闆凳、小椅子。
常來的信衆熟練的搬了椅子過來,開始洗菜的洗菜、削皮的削皮、切菜的切菜,十分自覺。
第一次來的王鳳廣和周東有點不知所措,但也很快就被朋友帶着一起做到了水池邊洗菜擇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