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月後,長壽村。
這一批前往萬族城中測天賦拜師門的一共八個小孩子,剛好四男四女,其中還包含了村頭一個老人撿回來“死而複生”的一個小孩子。
要說這孩子也是有些神異在身上的,在月前被人發現在村子一角的牆角窩着睡着了,村民們早起下地時看見了,看着是個乞兒,村民好心想把小孩兒叫醒問問,結果一摸上去,人都涼透了,氣兒也沒了。
正想就近挖個坑做個墳,不能讓這孩子曝屍荒野,結果就在挖坑的時候,這孩子醒了……死而複生。
就跟話本裡的故事似的,這孩子除了自己的名字,什麼都不記得了。
後來村長看着這孩子驚惶迷茫的眉眼間那顆朱砂痣看了很久,最終一錘定音,先由村口豆腐坊的阿婆收養了,許是這孩子有奇緣也不一定。
于是這個叫“明遊”的小男孩兒就在長壽村裡住了下來,白日裡幫着收養他的婆婆幹些力所能及的家務,夜裡……出去收魂。
明遊一時也是忘了,畢竟死了太久了,白日裡忘了把呼吸心跳模拟出來,結果差點被這幫好心的凡人給埋了!
白日裡做好一個凡人的身份,夜裡出去把附近遊蕩過來的亡靈收了,待任務結束後送他們輪回。
村子裡是有修士的,比如村長就是,隻是修為不高,也就是凡人境二重,和明遊如今的修為一樣。他能看出明遊身上的靈氣波動,但是這孩子一副懵懵懂懂不谙世事的模樣,還瘦弱成嚴重營養不良的樣子,怎麼看都不像是大家族的子弟,那就是有奇遇,代價就是記憶了。
自從明遊在村中住下來後,村長能明顯感覺到,村子四周時不時遊過的陰風就跟消失了一樣,連靈氣都純淨了不少。
于是村長更加肯定了,這孩子肯定是有奇遇的。
至于一個五歲大的男孩兒殼子裡裝了一個十萬多歲老祖宗的芯,村長是想都沒想過。畢竟奪舍是邪修所為,而邪修怎麼可能老實裡幹了一個月的活兒?甚至還“舉一反三”地在豆腐坊阿婆的院子四周開墾了一塊不大的耕地,點上了豆子!
于是一月後又到了十年一度六宗招生的日子,村長早就提醒過村子裡有适齡孩童的家,由他帶着一起去城裡。有天賦的留在宗門修行,能走到哪一步看自己;沒天賦的他再帶回來,凡人的生活也沒什麼不好。
明遊再次肯定,這村子風氣确實不錯。
至少他一個外來者,也從沒有在村子裡遭過白眼什麼的。村子裡大的小的都會看在他瘦小、失憶、還死過的“可憐”經曆,對他都跟自家人一樣的笑鬧着。
一個月來,明遊仍舊是一副裝大人的沉穩冷靜,除了豆腐坊的事情,也會在村子裡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畢竟村子收留了他,給了他一個明面上的身份,這份因果他得在離開之前還上。
于是出發前往萬族城當日,一身墨色新衣的明遊一臉冷靜地在一群小蘿蔔頭裡看起來很是顯眼,不光因為有别于這群小孩子的氣度和舉止,還有難得一見的小孩子穿黑色衣服。但是不得不說,這孩子穿上巧手娘做出來的一身黑色袍子,要不是太瘦,還真是像極了那些修仙世家出身的公子哥。
臨走前,明遊在村口轉身回望村中聚集送别的村民們,頂着一張五歲的臉,端端正正給村民們擡手、鞠躬。看得村民們心窩子發熱,看向明遊的眼神更加心疼了,全然忘了旁邊就是自家親生的娃,給娃氣的,眼淚都包了一眼眶的。
從長壽村到萬族城牛車要走上一整天的時間,從早晨到黃昏。
一群小蘿蔔頭和一個假蘿蔔頭在牛車上度過一日三餐,看着太陽東邊升起,又看着他西邊落下。
在一群打鬧聊天的小孩子堆裡,安靜看書的明遊就像個異類,但是别人問他什麼他也會回答,隻是向來言簡意赅的樣子,頗有些小夫子的端莊。于是這群閑來沒事幹的小屁孩管明遊叫起了明夫子,然後在路途無聊時,“明夫子”拉着一群孩子教他們寫字——先寫自己的名字,然後寫小夥伴的名字。
最後一圈寫下來,在一堆趙甲、錢乙、孫丙、李丁……就屬“明遊”二字最好聽還最難寫。于是一群小孩子紛紛開始扒着明遊帶來的書籍要給自己改個名字,然後在村長的有心縱容下,趙甲改成了趙華、錢乙改成了錢數、孫丙改成了孫曹、李丁改成了李牧……
明遊:……行吧,你們高興就好。
反正一群沒入道的孩子,名字還沒有被賦予特殊的道意,想改就改了。
像他這種,本名崔颢二字已上達天聽,登上了神官冊,名号便是象征,改不得了;
原身又是個陽壽已盡之人,已逝之人不得以陽間性命重新遊走人世,所以需要一個化名;但是偏偏崔颢不能随意改名字,化名也得有個足夠合理的來曆。否則人間名簿将永遠不能寫下他的名字,也不能說出口,成了天地間一無名氏。
于是“幽冥”二字倒轉,取個諧音就有了“明遊”這個名字。
這是象征,也是能被天地認可的姓名。
等到天邊燒起一片紅霞,在牛車上蔫兒了半天的小孩子重新激動起來時,馬車已經到達了萬族城。
确實不負“萬族”之名,城中往來行走的不僅有風格各異的修士們,也有江湖武林的凡人,更是有精怪小妖混雜其中。
看着這繁華喧鬧又混亂的街道,明遊忽地想起曾經去過的一個小世界,沒有修仙者,但是有修道之人的小世界。每年七月半,那個世界鬼門大開,鬼魂探親,活人放燈,生人與亡靈混雜在一處,在通陰陽的人眼裡,便是一副百鬼夜行、人鬼難分的混亂局面。
初看令人心驚,細看更是悚然。
人比鬼更像鬼、鬼比人更像人。
如今這萬族城的風氣,便有那時的即視感,隻是,少了陰冷森然的鬼氣,氣息雖駁雜,卻不帶多少怨煞。
看來這個天機閣在管理方面還是有些東西的。
不過天機閣的天機,是天機不可洩露,以天書窺未來的天機?還是天發殺機,移星易宿;地發殺機、龍蛇起陸;人發殺機、天地反覆;天人合發,萬化定基①的那個“天機”?
村長進城後帶着孩子們尋了一家客棧,也是老朋友了,一群小孩子兩間房,男女分住,村長和這群男娃娃住在一處。
第二日一早,村長給一群孩子買了包子,客棧送了免費的菜湯,囫囵把早飯吃了。都對測天賦一事極其激動,除了有修為在身的村長,便也沒人注意到明遊将自己的湯和包子分給了“小夥伴”。
村長一時之間心情複雜,一路走來,這孩子幾乎都把手上吃食全部分了出去,自己就吃了幾口,本來就瘦小,和剩下幾個飯桶一對比,更是瘦的可憐巴巴的。
明遊知道自己被注意到了,畢竟個子在這兒擺着,做點什麼都被看得一清二楚。但是明遊也假裝不知道自己被發現了,依舊我行我素。
雖然這具身體能呼吸、有心跳、會長大……但是無法正常的五谷輪回也是真的,畢竟這些都是假的……吃進去的東西如果含靈氣還好,能化靈氣滋補自身,但是凡食……他是真的消化不了。
出了客棧,明遊攏了下衣領,不冷,但是裝冷。
因為萬族城下雪了。
哦……東域的雪一向下得早,難怪出門前,那位阿婆給他硬是接二連三套上了四五件衣裳,秋褲都穿了兩條。
看了一眼雪下蹦蹦跳跳的“小夥伴”們,明遊和村長一起站在客棧的台階上看着他們。不知道是不是錯覺,幾個心細的孩子總覺得他們的明夫子看他們的眼神,和村長看他們時一樣,說不出來哪裡怪了,但是就是怪怪的,那種眼神……怎麼說呢?
後來他們知道了,那種眼神叫做“慈祥”……
明遊掃了一眼四周露胳膊露大腿的修士走過,低頭看了一眼自己身上臃腫的棉袍,沉默了半晌後擡頭看向村長,道:
“村長,我想去換一身方便行動的衣裳,我好像不冷,這些衣服太厚重,走路都不方便。”
村長摸了把胡子,笑眯眯地看向明遊,道:“村裡一群小孩兒,人家都叫我村長爺爺,就你小子天天叫我村長。”
明遊聞言,但笑不語。我倒是敢叫,我怕你折壽。
村長擡頭看了一眼街道,他剛剛好像背後突然涼了一下?錯覺?
低頭看向明遊,村長點了點頭,這小孩兒自己不記得了,豆腐娘子那邊他也沒說,這孩子有修為在身的,自然是不冷的。
于是村長點了點頭,還從腰間錢袋裡掏出十枚銅闆遞過去,道:“往城牆走,牆根兒有家裁縫鋪,那裡收舊衣,你可以把你身上多餘的衣裳處理了,反正入了門你也沒機會再穿這些凡俗的衣物。換下來的銀錢收着,我再給你添點兒,你看看買些東西回來,到時候我回村子的時候替你給豆腐娘子和村裡大家夥兒帶回去,就當還了這段時間的收留之恩。”
明遊點了點頭,這次他記住了自己的“人設”,失憶崽一個,于是“天真”,“好奇”地擡頭看向村長,問:“我不可以回去了嗎?”
村長笑得很“神秘”,低聲道:“一入仙途,仙凡有别。自然是還能回去的,但是緣分已盡了,你将是仙宗弟子,不再是長壽村的村民,這些因果,你便得在得道之前還清才行。”
這位村長确實是個好人,他看得出明遊的聰慧,于是便是以同齡人的角度講清楚了這些東西。
明遊雖然自己知道,但是也領了這恩情,于是點了點頭,“我聽村長的。”
說完看了一眼打鬧的小娃娃們,艱難地邁着步子往城牆去了。
确實有家裁縫鋪子,也收舊衣,據了解,這些舊衣會送往凡俗界的一些育嬰堂,如果有遇到能修行的苗子,還會将對方帶回來送入個仙宗和一些小宗門。
明遊留下最外面的黑色袍子,剩下的全脫下來賣掉了,像他這樣現脫現賣的估計确實罕見,鋪子裡繡娘看他的眼神都很是微妙,一副忍俊不禁的模樣。但是在明遊抱着一堆衣服走出來,墨色長衫勾勒出小小少年瘦削的身姿時,繡娘眼神裡多了一抹複雜和憐憫。
一共賣了三十五枚銅闆,加上村長給的十枚,現在明遊小朋友身上攜帶着四十五枚銅闆的“巨款”,鋪子老闆是個凡人境二重的女修,給錢時順帶送了一隻錦囊給明遊用來做錢袋子。
明遊帶着錦囊去了幾個地方,買了米面油鹽、豆種菜種、還買了一些嶄新的布料,最後尋了個挑夫替自己将東西送到客棧門口,身上四十五枚銅闆便花了個幹淨了。
其他人已經有客棧裡的跑堂帶去招生處了,村長特意在客棧門口等着明遊,見到挑夫送回來的東西後翻看了一下,對明遊又高看了一分。等到明遊将東西搬上牛車,客棧跑堂帶着孩子們回來了,一共去了七個孩子,回來三個,趙錢孫李四個竟然是都留下了。
不顧村長的催促,明遊将一行人送出了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