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十名毫無懸念。冠軍的争奪就在黎迦和裴瀚宇之間展開。決賽的規則有所改變,要求打完三十發子彈,先比總環數再比時間,限時三十分鐘。靶标的分布也有所延展,呈圓弧形,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位置的不利,并不是越中間就越好。
黎迦選了一個中間靠右的位置,裴瀚宇選了一個中間靠左的位置,兩人之間隔了兩人。黎迦兩側的參賽者企圖與他搭話,被冷漠地無視了。十個人靜靜等待決賽開始。
發令槍響,黎迦并沒有立即射擊,而是觀察靶标的規律。
站立點距離靶标一百至一百三十米,子彈到達靶标需要0.2至0.5秒,靶标的起降速度和停留時間會影響命中效果,此外還要考慮調轉槍口的時間,微小的誤差累積起來可能就是一次脫靶。
這是一道數學題。
有人開始射擊。槍聲逐漸變得密集。黎迦依然在觀察規律,對其他人的動态置若罔聞。
一位參賽者完成了比賽,接着是第二位、第三位……時間已過去十五分鐘,唯有黎迦、裴瀚宇和馬嚣嚣留在場上。裴瀚宇打了二十槍,正在等下一個周期。黎迦卻是一槍未動。
場外的觀衆都替他着急。現在的最好成績是257環,裴瀚宇很有可能超過。馬嚣嚣還剩兩槍,目前235環。雖然黎迦的速度很快,但這些靶子不是一直停在半空,越到後面越容易忙中出錯。殷茯苓甚至擔心黎迦身體出了問題,雙手合十為他祈禱。
距離比賽結束還剩五分鐘,裴瀚宇打完最後的十槍,總成績285,平均每槍9.5環。許多人認為黎迦不可能超過了,卻還是懷揣一絲希望,期待奇迹出現。
最後半分鐘,就在許多人放棄希望時,黎迦突然出手,不到十五秒将子彈打完,總成績299環!
轉播員很體貼地給出了慢鏡頭回放。可以看出,黎迦的每一槍都經過規劃,并不是從左打到右或從上打到下,而是來回地打;槍口也不總是正對靶标,有時子彈會飛一道弧線,類似足球裡的香蕉球;扣扳機的頻率也不斷變化,從一秒六下到一秒一下,變換自如。
除了唯一一個九環,其他的都是十環。
這是人創造出來的成績嗎?
觀衆席上一片喧嘩,不少人在打聽黎迦是何許人也。曾白高呼“這是我們隊的”,戚蘋果和殷茯苓掩面哭泣,馬他他、盼望和雍成紅了眼眶。
黎迦的隊友中,最淡定的是陳赫庭。他沒鼓掌也沒起立,還有閑心給千華遞紙巾,仿佛這份榮耀和他沒什麼關系。千華用紙巾擦了擦眼淚,帶着安安去洗手間。陳赫庭猶豫了一下沒跟過去。
“恭喜。”賽場上,裴瀚宇向黎迦道賀,兩人握了握手,“槍能借我看看嗎?”
黎迦把槍給他。
裴瀚宇把槍管拆了下來,看完又裝回去:“可以申請專利。”
“賽前申請了,正在審批。”
裴瀚宇歎了口氣:“你的時機把握得真好。果然學數學的就是不一樣。”
“你也不賴。”黎迦看向賽場出口,“邊走邊說?”
裴瀚宇和他并肩而行:“為什麼從事文職工作?”
“更能發揮長處,也更喜歡。”
“千華知道嗎?”
黎迦眯了眯眼:“不。不打算告訴他。”
裴瀚宇看着他:“你沒來參加比武,他不會懷疑?”
“編個理由就能騙過去。他很聰明,不該問的從不多問,盡可能遠離危險。”
裴瀚宇移開視線:“你還喜歡他?”
“嗯。”
“你在軍營裡應該見過很多優秀的異性,他有什麼特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