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迦做的産品名叫“夢生”。
縱觀人類一生,其實充滿了遺憾。在最美好的青春年華積攢智慧和财富,等到名利雙收,往往已青春不再。
更遺憾的是,許多人到中年才意識到自己想要什麼。有些人付出了高昂的試錯成本:後半生的幸福,或畢生的積蓄。
有沒有一種辦法,能縮短人類成長的時間,讓青春與智慧并存?
智能時代,很多工作都被機器取代,但勞動錘煉人性、獲得閱曆、激發靈感,人們需要做點什麼與這個世界連接。
在夢境裡體驗是個不錯的選擇。
“夢生”這款産品,通過腦機接口重塑夢境,将夢境打造成現實的模樣。使用者選擇想要從事的職業,便能在夢裡獲得工作經驗,以此指導現實生活。
它的目的在于幫助人類成長。“仰望理想,成為理想,超越理想”是它的主題。
它是A國第一款人機意識流産品,涉及安全、隐私、心理等諸多領域的空白,對它的審查嚴之又嚴。
“洛希極限”需要專業的法務、外協、銷售、運營和财務團隊,進行産品上市的推廣和服務。何秘書要招的便是這幾個部門的骨幹。
經過黎迦許可,何秘書把産品類别寫在了招聘啟事上,不到一小時就收到五百多份簡曆。她選出三十多份,和千華一起進行初試,再由黎迦決定是否進行複試或錄用。
千華第一次見到何秘書強勢的一面。
“你在上一家公司績效不佳,是什麼原因導緻的?”
“你的期望薪資低于行業平均,是覺得自己不值這個價嗎?”
“說一下你對人機意識流産品的理解。”
“你的理想是什麼?”
……
三天下來,隻有一人通過了初試,然後被黎迦否了。
千華覺得何秘書對面試者的要求比黎迦更苛刻。
一周後,第一個被錄用的骨幹出現了,是一名具有十年銷售經驗的beta。随後陸陸續續有人入職。發布招聘啟事後的第二十五天,随着人力資源部經理的人選敲定,何秘書的招聘工作徹底結束,各部門的人員也招得七七八八。
與此同時,“洛希極限”的人機意識流産品也登上了官方媒體科技類新聞的頭版。
此時距離該産品的正式發售還剩四個月。
每天都有政府的人來訪,測試産品的安全性和穩定性,和黎迦讨論産品的投放範圍。
千華原本擔心政府那邊通不過,沒想到一路綠燈,連官媒都做了宣傳,“夢生”的知名度和影響力一下子超過了海缦的“沉醉”,預訂人數突破千萬。發售前兩個月,一則新聞占據了各新聞媒體的頭條,說海缦的子公司“茂恩”對“洛希極限”進行黑客攻擊,“茂恩”的負責人已經被公安部門傳喚,海缦的相關人員也在接受調查。
千華匆匆走進黎迦的辦公室,把手機屏幕給他看,“這條新聞是真的嗎?”
黎迦正在敲鍵盤,低頭掃了一眼,若無其事地說:“是真的。”
千華蹙起了眉:“有沒有影響?”
“沒有。”黎迦敲完代碼,往椅背上一靠,“你再動不動就皺眉,以後老了滿臉皺紋我可不管。”
千華的眉頭舒展開:“沒事就好。我的皺紋不用你操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