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進入提問環節。”何秘書說道。
“黎老闆,我想問問你們産品測試花了多長時間?”一名身材豐滿的beta記者問道。
“九十六天。”
“這個是要應用于人體上,藥品的臨床試驗都需要五六年,你們這是不是太短了?”
“現在的仿生技術能進行快速模拟。五六年隻是平均值,不是固定值。”
“這個設備除了對腦神經有影響,對身體的其他部位有影響嗎?”
“腦部是人體的指揮中樞。夢裡遭遇的磕碰會在身體上有輕微反應。”
“如果在夢裡自殺呢?”
“設備檢測到人體的過激反應,會強行中止夢境。這一點國内機構已經證實。”
beta記者問題不斷:“您在宣傳冊上寫到‘盡可能貼近現實’,那現實中的職場霸淩、潛規則,夢裡也有嗎?萬一用戶缺乏自信,萌生了悲觀、厭世的情緒怎麼辦?”
“我們安排了心理輔助程序,幫助用戶延長夢境。隻要用戶有強烈的辭職意願就能退出。”
“夢境是否會向用戶傳遞不良的價值觀?”
“不會。”
“黎總,我有一個問題!你們這是控制了夢境,把夢境變得合理,但有些夢是不合邏輯的,是人的潛意識生成的,一些藝術家就通過光怪陸離的夢尋找靈感。你們的産品會不會因此削弱人的想象力?”一名胖墩墩的alpha主動站起來,用紙巾擦了擦額頭的汗。
黎迦讓工作人員把場内的溫度調低,回答道:“使用‘夢生’不會剝奪人正常做夢的能力。推薦的使用頻率是每周一到兩次,頻率過高會自動關閉。這一點經過專業機構驗證。”
“呃……那萬一未成年人使用呢?”alpha緊張得忘了詞。
“一頂頭盔與一名使用者綁定。其他人無法啟動。該産品暫不面向未成年人。”
“黎總,聽說您的數據中心是C國生産,能否保證數據安全?”
“‘洛希極限’未來是否會上市?”
“您打算用人機意識流進軍娛樂業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