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瀾走過去,往目鏡裡看,“這是個什麼星球?”
“XA-SP743Ⅳ。它是XA星系發現的第743個固态行星,位于Ⅳ星域,離我們316光年。”
“它的母星是一顆A型主序星,相距1.7個天文單位。大氣的主要成分是氮氣。表面溫度-71℃。和我們居住的星球很像。确實很有意思。”千瀾觀察之後說道。
“你看我上一個标記的點位,也很有意思。”
千瀾調整望遠鏡,回到上一個标記位置,“視星等5.2,表面溫度7000K,F型主序星。它的自轉方向與行星的公轉軌道相反。它的編号是……CJ-S6330Ⅱ?”
“原來已經被編号了,真可惜。我還以為你能多一篇論文。”趙君臨坐在了沒有防護網的窗框上。
“哪那麼容易?現在天文望遠鏡的最遠觀測距離是270億光年,智能巡天技術發展起來後,人工智能全天候觀測,對新發現的天體自動編号。我們要發現新天體,除了設計看更遠的望遠鏡,就是通過計算推測天體的軌道,找那些不容易被觀測到的天體。現在的研究熱點都是宇宙演化、外星生命、暗物質、多維空間……就算能發論文也不會有太大影響。”
“你想研究什麼?”趙君臨看着她。
千瀾沉思了一陣:“我想研究……對稱。”
“宇宙裡很多東西是對稱的。恒星的引力場、正反作用力、時間平移對稱性、空間平移對稱性……就連人的眼睛和手腳也是長在左右兩邊。那麼是不是可以推斷,宇宙中的生命體都具有某種對稱結構?”
“如果物質是對稱的,物質的發展是不是也對稱?我常常猜想在某個遙遠的星域,某個文明對應着人類文明,與人類文明一起形成對稱結構。我們相隔無數光年,但神奇地相互影響,就像量子糾纏。隻要兩個文明有一個存在,另一個就能堅韌不倒。”
“這倒是個很新奇的想法。那你打算怎麼研究呢?”趙君臨抱着雙臂,眼神流露出贊許。
千瀾擡頭望向星空:“首先是有關對稱性的理論,這些理論是構建宇宙模型的基礎。我用這些理論去驗證觀測到的天體分布,通過不斷調整,使模拟結果接近觀測結果。”
“這些理論都是由觀測推導出來的,你這樣驗證沒有意義。”趙君臨走到她身邊,“你要麼發現一個新的對稱性理論,要麼驗證現有的理論有局限性,否則隻是原地踏步。”
千瀾握緊了拳。
“我推薦兩個方向。一個是選擇一個恒星系,探讨裡面有智慧生命的可能性。另一個是選擇一個非常奇特的星域,驗證它的發展符不符合現有理論,模拟出它的發展曆程。”
千瀾的目光回到了目鏡上:“我想想,晚點告訴你。”
“行。那我們今晚就看星星。”
“首批用戶對産品的平均打分7.4,處在科技産品第一梯隊。兩萬五千四百三十一個差評,平均分2.1,其中一萬七千條提到‘年齡歧視’,主要年齡段在26~34歲;一萬兩千條提到‘職場霸淩’,主要年齡段在23~30歲。好評的年齡段分布比較均勻,有八十萬個用戶打了滿分,三十五萬條評論說‘很有幫助’。”
“宣傳視頻做得怎麼樣?”
“已得到二十一名用戶的授權,金融、餐飲、交通類的視頻預計明天下午做好。”
黎迦從辦公桌後起身:“走,我們去見供應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