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成就人生。”
黎迦離開座位倒了杯水:“我們公司就像一個魚池,一些魚吃飽了想跳出去,另一些魚咬了别人的魚鈎。怎麼才能讓魚安安分分地待在池子裡?”
“多給錢,改善公司的環境。”
“魚吃得太飽,覺得自己要化龍,或者遊不動了怎麼辦?”
“給他們股權。”
黎迦端着水杯回來:“這是一種方法,但我不想和别人合資。”
“不給股權,但給分紅。”
黎迦搖了搖頭:“我打算設立一個‘夢想基金’,讓員工出錢實現他們的理想。我幫他們招募人才,公司幫他們管理。”
“啊?”千華被這個想法震驚了。
“如果工作是為了謀生,事業就是人生的價值,能最大限度激發他們的積極性。可現在創業的失敗率很高,不是人人都适合做老闆。既然如此,可以‘聘請’老闆幫他們管理,把同事變成自己的‘員工’。我不入資,隻提供技術指導、幫他們管理存進去的錢。項目做成了是他們的,失敗也是他們的。你覺得怎麼樣?”
“聽上去……不錯。但怎麼實施?員工能分心别的項目嗎?”千華有些振奮,但還是理性,問出了關鍵的問題。
“工資與績效挂鈎,績效不合格就辭退,投入的資金悉數奉還。”黎迦頓了頓,“其實做老闆也不輕松,幾乎全年二十四小時待命。有公司幫他們管理,他們可以當一段時間的甩手掌櫃,比我輕松多了。”
“任務怎麼分配呢?是重新招人還是用現有的員工?工資怎麼發?人資和财務那邊……”
“先把基金建起來,一些人可以用自己存進去的錢成立公司,每個人可以選擇投資或幹活——投資的分紅,幹活的拿薪水。再商量要不要另外招人。”
千華認真思考:“這會不會惡化員工間的關系?比如投資的辱罵貶低幹活的。”
“跟‘洛希極限’一樣,達不到績效就辭退。員工還是以本職工作為主,幹不了就不幹,反正沒什麼損失。”
“萬一員工申請貸款,精神壓力過大,影響了本職工作呢?”
“他們每月收入多少我很清楚,凡是通過借貸來的錢一律不準入賬。設立基金時我會和他們約法三章。要是明知故犯,那就辭退。”
千華的心砰砰直跳,好一會都沒緩過來。黎迦喝完水,千華說道:“要是他們創立的公司很成功,想離開我們單幹,并把我們的員工帶走呢?”
“你覺得他們會比我們更成功?”
“……”
“如果他們真的厭倦了,總會離職,不是去這家就是去那家,留是留不住的。每個人都有自己要走的路。”黎迦把水杯放到他面前,“倒杯咖啡。還記得我喜歡什麼口味嗎?”
“特濃加半糖加奶。”千華用咖啡機磨咖啡。
“整個公司隻有我和你不可或缺,其他人我不做要求。”黎迦靠在椅背上注視他的背影,“趙君臨要回首都了,你要和他吃個飯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