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舒甯從小果子那裡得到消息,馬佳小福晉生了個阿哥。
“可取名了嗎?”
“還沒呢,才剛出生,一般阿哥都是周歲時由宗人府請名,當然若是皇上喜歡,當即賜了名字的也是有的。”
于是第二天出發的時候,舒甯就聽到小果子說皇上給阿哥取了名字,名胤祉,不知道為什麼,聽到這個名字,舒甯有種奇異的安心。
“皇上還說了,讓綽爾濟大人養着胤祉阿哥,三天後就送走。”
這個舒甯到是有些意外,最早她是知道康熙的孩子都是由高位嫔妃撫養的,可來了之後聽到除了太子之外,大阿哥胤褆居然是送出去的已經很驚訝了,卻沒想到三阿哥胤祉也是送出去撫養的。
“和大阿哥一樣,送到臣子府裡養着嗎?”
“是啊,奴才聽說是因為皇子福氣太大,皇子們剛剛出生,一下又了這麼大的福氣,受不住,就容易夭折,所以就送出去,像是胤褆阿哥如今就好好的,可見咱們皇上的英明。”
對于清朝的這個習慣,舒甯實在是不敢苟同,硬生生讓母子分離,但這話她不能說。于是她隻道:“馬佳小福晉該傷心了吧。”
結果就連這個也被小果子否了:“格格說的哪裡的話,這是皇上的意思,也是為了阿哥着想,若是這次胤祉阿哥真的立起來了,馬佳小福晉應該高興才是。”
“是我想岔了。”可能對于馬佳小福晉來說,孩子在不在不要緊,留得住才是最要緊的。
和小果子也就說了一會兒的話,舒甯就該跟着李福晉去南苑了。
舒甯的馬車很樸素,就是藍色的素帳,簡簡單單的,坐上了車之後,舒甯覺得她還不如走着,剛開始還好,可到了後邊,的确是有些颠簸,還好,南苑就在京城,也就一上午的工夫,就到了。
到了之後,舒甯倒是沒和李福晉住一個地方,她被分配到了較遠的一處屋子,舒甯對此沒什麼異議,正好她可以多走點路,在宮裡她是真的走不了幾步路。
而且最重要的,不和李福晉住一起,就意味着,她不用早上去李福晉門口請安了,實在是很不錯。
是以,舒甯整個人都喜氣洋洋的。
“格格您看還滿意嗎?這兒雖然偏了點,但離膳房近,以後格格想吃什麼,吩咐奴才一聲就行。”
這是這邊小太監,叫小安子,他引舒甯到了屋子,又道:“若是格格無聊,奴才也能帶您去湖邊散散心,這邊有魚,還能釣魚呢。”
這倒是讓舒甯有些想不到,有魚正常,但能釣魚?她以為嫔妃們就隻能拿着魚食去喂魚。
“這邊本就是園林,比宮裡要松快一些,沒那麼多規矩,就算是格格想騎馬涉獵,也是有地方的。”
舒甯明白了,滿族畢竟是馬背上的民族,騎射是老傳統,女性地位又高,這裡是園子,騎馬涉獵都行,自然不必說釣魚了。
小安子眼見這位格格的笑意更加明顯,就知道自己說對了。
“格格若是有興趣,今兒下午奴才就帶您去。”以前也有蒙古嫔妃,剛來就去策馬的。
舒甯表示拒絕:“今兒剛到,還是先歇會兒吧,明兒再去。”說實話,舒甯覺得自己還需要做一點心裡準備。
雖然她承襲了萬琉哈氏的記憶,好像連技能也順便繼承了,比如說滿語她現在就說的很溜,和母語一樣,女紅能繡上一朵花,但騎馬,她得先過心裡這關。
小安子自知自己說錯了話,格格剛到,舟車勞頓,自然沒精神去騎馬,他想着剛剛格格對釣魚感興趣,于是道:“是奴才思慮不周,還望格格見諒,那今兒的晚膳,格格想用些什麼?這邊的魚可是新鮮呢。”
舒甯沒在意:“既然都到了這裡,那就吃魚吧。對了,要刺少的魚。”
“格格就放心吧。”
于是下午,舒甯就吃到了久違的魚肉,宮裡的大膳房雖然味道不錯,但食材有限,像是她作為格格,最多的就是豬肉,再就是每隔一天有一盤羊肉,除此之外,也就是雞鴨,每個月隻有五隻,像是魚肉就沒有了,畢竟作為鮮味,儲存不易,若是把哪位貴人吃出毛病,那就不好了。
不過這也是低位嫔妃沒有,高位嫔妃想吃那自然還是有的,内務府也時常有貢品,甚至就連皇上其實也愛吃魚,膳房自然不可能沒有,隻是舒甯位份不夠而已。
沒想到來了南苑,倒是能吃魚了,那她可得吃個夠才行,過了這個月,可就吃不了了。
桌子上的飯菜分别是魚圓、糖醋魚、清蒸鲈魚、青椒肉絲、燕窩雞絲、鲫魚筍湯,一共六道菜,四道都是魚肉。
魚圓就是魚丸,不過和舒甯吃過的那些加了澱粉的魚丸不一樣,這裡的魚圓是真的純魚肉做成,不僅鮮美,還有嚼勁兒,特别好吃,還沒刺,簡直完美。
糖醋魚舒甯吃不出是什麼魚,但刺兒很少,像是用心挑過,甜而不膩,實在是難得。
鲫魚筍湯更是鮮美,此刻用的是最鮮的春筍,再加上魚湯的鮮美,更是鮮上加鮮。
至于主食,是米飯,米飯沒什麼說頭,但是這個搓條饽饽,做法是先把黏米蒸熟,打成糕,往上裹上一層熟黃豆面,然後揉成長條,下鍋炸透,最後用刀切成小段,表面撒上熟黃豆粉,就算是成了。
舒甯總覺得這個搓條饽饽有點像是後來的小零食江米條,不像主食,倒像是點心。不過今兒的正經點心是豆沙條頭糕和春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