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甯又私下裡賞了銀葉一個一兩重的金镯,下月她在順貞門見家人的時候,可以直接悄悄給家裡。
至于銀枝,舒甯也給了金镯,不過是一對兒,比銀葉那個重不少,隻是銀枝沒要,她要了别的東西:“奴婢的妹妹今年也要小選了,家裡已經定好了人家,求貴人幫忙讓她被撂牌子吧。”
舒甯想了想,萬琉哈氏家裡是内管領,本就世代在内務府辦事兒,這事兒不簡單,但也是能辦成的。
“好,我答應你,一定盡力。”
隻是舒甯沒想到今年她的生日有皇上的賞賜,光是賞銀就有一百五十兩,比她的一年的工資還要多一些,銀子還不是最難得的,最難得是皇上賞賜下來的東西。
舒甯仔細看了看單子,第一個品類大概是家具,有黃花梨木櫃格一件、紅漆描金山水圖書格一件,皇上送了她一個櫃子一個書櫃,正好她最近東西多,就比如那些棋譜,都是随手放書桌上的,如今給了個書櫃,正好收拾進去,隻是這玩意兒大,她得好琢磨一下怎麼擺放。
第二個品類大概是首飾,有三件,分别是銀鍍金點翠穿珠流蘇一支、翠佛手佩一件、翠十八子手串一件。
第一個就是插頭上的流蘇,其實現在宮裡還少見,這抹藍色到是真的很好看,經過這一年和康熙的相處,舒甯也琢磨過來了,康熙大概喜歡藍色,他自己常穿寶藍色的衣服不說,他送給嫔妃的衣服也常常都是藍色的,主打的就是一個我喜歡,你穿給我看。
難得的是翠佛手佩是一整塊兒翠玉雕出來的,顔色特别辣,上邊還有粉色的碧玺,配起來可好看了,如今翡翠沒有其他東西貴重,所以哪怕是她一個貴人也能有這些東西,舒甯覺得就這個手佩的顔色,放清後期,起碼得是個妃子才能用了。
一般手佩和後邊的翠十八子手串一樣,都是用來挂在身上的,隻是十八子還能挽在手腕上,而手佩一般就是挂在紐扣上用來壓襟的。
第三個品類主要是文房四寶,有銀燒藍葵花式墨盒一件、銀彩漆花卉紋鎮尺一件、蠟花箋一百張、澄心堂紙十刀、連史紙十刀、開化紙十刀。
俗話說,差生文具多,看着這墨盒,還有這鎮尺,還有這紙,舒甯都想立即寫兩筆了。
雖然内務府那邊的普通玩意兒也能用,但舒甯從小就愛在學校旁邊的文具店裡逛,上了中學零花錢拿來買各種顔色的筆,各種樣子的筆記本,把零花錢用了個幹幹淨淨,雖然大部分都用不到,也就是買回來看着,但舒甯覺得擺着看着也好看啊。
最後就是一些舒甯實在是不知道怎麼分的東西,有紫檀嵌玉三鑲如意一柄、碧玉萱花蓋瓶花插一件、掐絲琺琅纏枝蓮紋象耳爐一件、銀鍍金壽字火碗一件、金嵌青玉柄匙一件、金嵌珠石累絲香囊一件。①
如意其實類似癢癢撓?花瓶爐子都是擺着好看的,至于那個碗和勺子舒甯是真的搞不懂了,不過看着金燦燦的,什麼時候她吃鍋子就用這個了。
最後那個香囊倒是真的能用到,大概是古人都愛香,舒甯其實走到哪裡,都能聞到香味。
去給皇後娘娘請安能聞到皇後店裡的熏香,雖然舒甯不知道是什麼香,但是一聞就很貴。去昭仁殿陪皇上能聞到龍腦香和沉香,還有一種不知道名字的内務府特制的香也很好聞。去中正殿上香的時候也能聞到沉香,檀香。
甚至就連去嫔妃屋子裡,也能聞到各色的香料,就像是安嫔,她就喜歡用沉水香,每次舒甯過去都能聞到。
哪怕是不用香的嫔妃屋子裡,其實也不能說沒有一點點味道,畢竟這個時候的家具,都是純實木做的,完全不摻一點假,但是實木,其實是有香味的,不管是花梨、紫檀,還是常用的裝衣服的香樟木,味道都很濃郁,且經久不散,進到屋子裡其實也能聞到淡淡的木頭味道。
舒甯是真的有些意外皇上居然會送這麼多的東西過來,這些東西的使用價值可比那一百五十兩的銀子值錢多了,反正康熙在位時間長,就算是皇上駕崩了,她跟着孩子去王府住,這些東西她起碼能用四五十年呢。
而且說不定首飾還能帶走,首飾都不能帶走舒甯記得是康熙的孫子乾隆幹的,康熙對嫔妃要比乾隆大方的多,不僅允許妃子去各自孩子的王府上住,還允許把已故嫔妃的舊物送還本家呢。
收到了這麼些賞賜,不僅舒甯高興,底下的人也是高興的,皇上看中萬琉哈貴人,那他們這些跟着的人也有體面,在外邊怎麼也得被人叫一聲哥哥姐姐的。
去給貴人傳膳的時候,那些師傅的手一松,也能吃塊兒肉,拿盤子點心什麼的,要換做是不得寵的人,那就是别想,份例裡的東西不克扣就已經是積德行善了,還想要别的,門都沒有!
而且貴人得的賞賜多,底下的人得到的賞賜也就跟着多,金果盤算着,這次貴人可不就賞了每個人五兩銀子,八個人加在一起足四十兩,比一些小答應一年的份例還要多,要是換做是答應又或者是常在,也給不起這麼多啊,他們在宮裡為奴為婢,不就是為了這點子東西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