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日子,寶钗溫水慢炖,一點點給母親分析進宮和到賈府的利弊。
一是上次去賈府,賈老夫人說了兩句話便端茶送客,擺明了來者是客,但沒那麼熱情的态度,更遑論與她最疼愛的孫子結親呢?
二是表弟寶玉,現在年紀還小,辨不出好歹,男子結親時間晚,他能過個三五年再談婚論嫁,寶钗卻是等不了那麼久。
三是姻親之間隻有相互幫助,有來有往,方得長久。如果一方隻攀附另一方,時間久了總是讓人生厭。
如果入宮呢?
當今正值壯年,入宮為妃,如果有個一男半女的,說不定大有前程。即使沒有子女,家裡有人在宮裡,總歸不會讓人輕易欺侮了去。
寶钗雖不是傾國之姿,在美女如雲的後宮也能占得一個端莊溫婉的名頭,美的有特色。
賈家是勳貴,所謂勳貴,不還是當今的心意,他今日說是便是,明日說不是便不是。
“既然母親想讓我高嫁,也希望我能庇佑薛家,這天底下哪裡有此皇家更高的門楣呢?”
“攀附勳貴,哪有自己成為勳貴來的舒服?”
“皇帝有三宮六院不錯,那寶玉表弟也有他怡紅院的莺莺燕燕,既然不奢求愛,何不試一試最難的路?”
薛姨媽看着寶钗笑着分析,說的話卻一句此一句現實。
說到底寶钗也還不到十五歲,别人家的姑娘都還賞花踏青呢,寶钗卻沒有了明媚鮮妍的少女情懷。
“我可憐的兒啊。”薛姨媽不知是為自己還是為寶钗,摟住寶钗嗚嗚哭了起來。
寶钗撫住母親的肩頭,輕輕拍了一下又一下,明亮的眼睛裡卻一滴眼淚也無。
“好風憑借力送我上青雲。”
寶钗想到,成敗便在此一舉了。
直到寶钗梳妝的時候,薛姨媽才有了真實感,寶钗是下定決心了。
她往日習慣穿半新不舊的衣裳,譬如蜜合色的棉襖,素白暗花的長袍。即使有花紋,也多以蓮花、梅花這種清高典雅的花樣點綴。
今日的寶钗仿佛不太一樣,一襲淡綠色,如春日楊柳初生,領圈、下擺的白色滾邊上,繡了五彩斑斓的菊、蘭草、蝴蝶,栩栩如生。
看上去既有空谷幽蘭的氣質,又富貴吉祥。
寶钗簪上了一枝金鑲翡翠簪子,又戴上了一串翡翠十八子手串。
這一身深深淺淺的綠色,當真好看。
“今日穿的倒是貴氣。”薛姨媽看着和平日不太一樣的寶钗,默了半晌歎道。
寶钗沒有答話,她本來是想穿着樸素一點,但挑選衣物的時候有些拿不準,便叫了黛玉一起參謀。
誰知黛玉給了新的思路。
黛玉說第一面很重要,各地的秀女都聚集于此,人靠衣裝,雖不能木秀于林,但也得讓人眼前一亮。
再者是,現在國家安定,百姓也稱得上富裕,盛世不該太過簡樸。
說着,黛玉悄悄趴在耳邊:“姐姐該看看過節時,當今賞給我家的花瓶,粉的藍的綠的,還有一個瓶子上各種顔色都有的。”
“姐姐家是皇商,現今什麼花樣時興,姐姐該比我知道的清楚。”
最後,寶钗想起黛玉笑道:樸素的賢名兒是皇後的,一個小小的秀女樸素什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