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鵑見到了以後名義上的父母親,林清和他夫人,他們雖不用常常在陶怡居露面,卻住在陶怡居背後的一處兩進民宅裡,方便林清及時處理茶樓的事情。
林清夫婦顯然十分信重黛玉,一聽說是林姑娘委托的事兒,二話不說便答應了。
林清還安慰紫鵑:“我家除了我倆,也沒什麼人了,其他的都是遠房親戚,多不在京城,不用擔心。”
林清的夫人,看起來十分溫柔,雖也看得出歲月留下的痕迹,眼角的皺紋卻也流暢舒展,依稀看得出年輕時的明媚。
她此時拉着紫鵑的手,顯然十分歡喜:“林姑娘的眼光我始終不懷疑,既然有這樣的緣分,咱們便是一家人。今天你回去,先和管事的人說說這事,明天我就和你父親一起到賈府去求他們放人出來。這個兩進的宅子也是林姑娘給咱們置辦的,我把東廂房打掃出來,東廂房倒也還寬敞,東西一時不趁手也沒關系,咱們這裡買什麼都方便,等你來了咱們一起去采買一番......”
林清看到紫鵑要張口說什麼,仿佛看出了紫鵑要說推辭的話,便輕輕拍了拍夫人的手:“夫人很是體貼,當然是這樣,紫鵑還得幫着咱們打理陶怡居呢,現在生意這麼好,光靠咱們兩個老骨頭拿主意,可是不行咯。”
果然紫鵑聽到這話,便咽回了要說的話,點點頭:“我能寫會算,也經常與人打交道,雖拿不了主意,跑跑腿一定沒問題。”
紫鵑拎着一盒子陶怡居的點心回到賈府的時候,還是有些不敢相信,不過半日的功夫,發生的事情超出了她的意料。直到鴛鴦遠遠看到紫鵑,喊住她:“紫鵑小蹄子去哪裡玩了?往日休沐都賴在房裡不出門,今日怎麼出去那麼久,這拿的是什麼好吃的?”
紫鵑才清醒過來,拽住了鴛鴦:“我和你說,我爹娘來尋我了,要接我回家。”
之前也有類似的事情,閨女小時候賣了,等閨女養大了又來認,鴛鴦是家生子沒這種煩惱,但身邊的事情見得多了也不驚訝,她隻是有些驚訝紫鵑之前表現出對父母的冷漠,以為是個想的明白、心腸硬的。如今怎麼又想跟着父母了?
紫鵑也有些哽咽:“姐姐也知道我有一個弟弟,雖然相處沒幾年,感情也不深厚,但也是親弟弟。他不久前一場病沒了,雖我爹娘愧對我,他們老年喪子,隻剩我一人可以依靠,實在可憐。
而且他們現在做生意,也不愁吃喝了,我想了半天,賈府的主子都好,還有你們這些姐妹,我舍不得走,但是畢竟是爹娘......”
鴛鴦一點就透,知道紫鵑這是想要離開,雖也有些不舍,但看在這十年多的情分上,還是願意幫一幫紫鵑。
鴛鴦算是賈母身邊的第一得意人,但是從未恃寵而驕,不管是誰想請她傳個話遞個信,鴛鴦都相對客觀公正。賈母也知道她這點好處,凡是鴛鴦說的,賈母一般都當作是實情,十分信任。
晚飯後,鴛鴦看賈母今日用飯還不少,飯後消食的時候,觑着賈母心情也不錯,鴛鴦才說了紫鵑的事兒。
賈母信佛,心腸也軟,便是上回有個與王夫人娘家連過宗的王家子孫,叫王狗兒,他丈母娘劉姥姥來走親戚,賈母看她年紀大了卻身體康健,又知情識趣,不光同遊了大觀園,還賞賜了不少。
這紫鵑,雖不是一等丫鬟,平日裡也不往前挨挨湊湊的,也算是賈母一手調理的,又老實又聰慧,放在哪裡也是不差的。
“紫鵑,今年多大年紀了?”
鴛鴦料想有這麼一問,便說:“我記得有十七周歲了,她在我們這一批丫頭裡,算是大一些的呢。”
賈母點點頭:“隻是她臉圓,看着顯小,我還想着過兩年配個咱們府上知根知底的小厮,也不算辱沒了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