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玉叫苦不疊,自己一年半載的都見不了黛玉一面,更何況帶個外男,這也太不像樣子了。
寶玉隻得帶着畫師在林府外圍的各種鋪子裡晃悠,盼望着黛玉能經常出門。而黛玉最近因有心事,卻極少出門。
畫師陰陽怪氣地說無法向北靜王複命,不知誰來擔責?寶玉急得抓耳撓腮,卻無濟于事。
日子一天天過去,天氣越來越冷,西南捷報卻頻傳。
直到最後一個消息傳來:代雲舟率近衛營,打退了貢榜王朝,綁了羅元勤,恢複了水西土司府的秩序,由羅元德接手水西土司府。土司之亂才徹底平息。
皇上大悅,直贊代雲舟後生可畏,是皇室子弟的榜樣。又特意囑咐休整好,便來朝見,正好趕上在京城辭舊年迎新年。
以林如海為代表的衆臣子心下腹诽:這麼快打赢了,貢榜王朝每年給大清的歲捐,皇上笑納了。
怎麼不提償還人家禮親王府所墊軍饷的事呢?
還讓人家将軍千裡往返拜見,不會當面誇贊幾句,就是賞賜吧。
如果這樣,朝廷可又丢人了。
皇上聽不到臣子們的腹诽,他知道這個消息之後便愉悅地很,想要回後宮看看有孕的寶貴人,正要吩咐李玉,忽然記起:“朕是不是讓寶貴人的母親來看望她,仿佛就是今日?”
李玉早就差人盯着幾個要重點關照的宮裡,連一天吃了什麼,和哪個宮裡起了沖突都一清二楚,此時便應聲答道:“皇上說的是,正是今日,寶貴人的母親薛氏已經到了,在和寶貴人叙話。”
皇上便說:“那罷了,改日再去看她,咱們便去穎嫔那裡去吧。”
李玉心下揣測,這是皇上要用蒙古,近日也格外看重出身鑲紅旗蒙古世家巴林氏的穎嫔娘娘。
李玉腦子轉了一轉,面上卻笑的一團和氣:“昨兒穎嫔娘娘還念叨着,等下回皇上來,要給皇上親手煮奶茶,切手把肉呢。”
待到了穎嫔宮裡,穎嫔見到皇上,果然喜出望外:“皇上今日怎麼來了?”看到皇上和顔悅色一掃陰霾,李玉也喜氣洋洋,穎嫔便大膽道:“臣妾猜是皇上前朝有好消息。”
皇上知道蒙古的女子總是直來直往,穎嫔尤為如此,也不惱,隻道:“女子不得幹政。”
穎嫔福了福身:“皇上莫怪罪,隻是我們都盼着皇上少些煩惱,多來看看我們。不過,今日皇上竟然沒先到寶貴人那裡去?”
皇上此時便有些不耐了,對着妃嫔,他向來随意,不愛和她們解釋,否則下朝也像上朝,還得思索。但滿蒙兩族的妃嫔都不如漢族出身的妃子溫婉懂事,連察言觀色的本領也差不少,也因此他更偏愛漢人女子也不是沒有緣由。
皇上便岔開了話題:“她才多大,你和她吃什麼醋?今日是來吃些你的手藝,不是來聞醋味兒的。”
穎嫔沒察覺出皇上這一點點不悅,高興道:“皇上放心,手把肉已經煮好了,磚茶也打碎了,牛乳也去内務府領了上好的,隻等着皇上來呢。”
皇上想到代雲舟勇猛,禮親王一脈後繼有人,沉吟道:“我大清以騎射開國,以武力得天下,這草原的飲食習慣對身體也多有裨益,現在宮裡食不厭精,脍不厭細的習慣,不好。”
穎嫔笑道:“那皇上就常常來臣妾宮裡,憶苦思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