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看书网

繁體版 簡體版
恋上你看书网 > 紅樓之穿成林姐姐 > 第86章 大清的變數

第86章 大清的變數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會面在一頓晚宴中結束,而晚宴的結尾竟然是每人一小碗清湯面。

王妃特意說了一句:“出門餃子落腳面,雲舟剛回來就叮囑了,這是咱們的習俗,出門時候吃了餃子,到家了可不能缺這頓落腳面。”

賈敏更是滿意,連連誇這一路上世子又細緻又耐心,實在是暖心地很。

酒足飯飽,連日奔波的疲累也消弭了大半。飯後,衆人連馬車也沒用,竟從禮親王府的大門,一起踱着步,送林家幾人回了隻隔禮親王府一條街的林府。

沒錯,禮親王在林家人還沒抵達雲錦城的時候,便撥了一個三進三出的四合院,火速挂上了林府的牌匾。

于是雲錦城的百姓,都知曉,禮親王府對這求來的姻緣滿意地不得了。

林如海本要推辭,無奈這院子已經拾掇地幹幹淨淨,各種家具物什一應俱全,隻等人住進去了。

再加上禮親王和王妃說的很是誠懇,勸說林如海夫婦,在雲錦城置一處宅子容易,可是離禮親王府近的宅子畢竟屈指可數。

有這些家産的人家一般都有家底,不着急賣,也不如自家宅子知根知底。況且,搬家、收拾宅子也得幾天呢。

兩個孩子大婚近在眼前,要操心的事情太多,不必分心在這些小事上。

林如海和賈敏一合計,找一處合心意的宅子确實不容易,親家心實,不好拂了人家心意,推辭兩回推卻不去,便也痛快應了。

于是黛玉便回到了在雲錦城的“浮光院”,大半天的功夫,馬車上的東西已經卸下來,歸攏地十分整潔,甚至丫鬟們輪流着去吃茶、休整。

見黛玉和春莺、月琴回來,雨荷幾人自動接了春莺和月琴的班,讓她們倆去休息。

幾人圍着黛玉,三兩下給黛玉換上了一身舒适、寬松的家居衣裳。雨荷手巧,解了黛玉頭上的珠翠,又給黛玉挽了一個松松的雙平髻,瞬間黛玉的頭上松快了很多。

那邊也恰燒好了水,芳紅張羅着,兌了合适的水溫,還撒了黛玉喜歡的花瓣兒。黛玉舒舒服服泡了個澡,這才覺得安頓下來。

黛玉一邊趴着看書,等長發晾幹,一邊有一搭沒一搭地聽雨荷和春莺在說今天院子裡的事兒。

雨荷說的好笑:“世子該是把他見過的林府都給原樣兒搬了過來,你看院子門口浮光院那幾個字,都是比着林府的字體臨摹的。

我到了院子門口,仰頭一望。咦,怎麼走了半天,又回了浮光院?院子裡的樹,也是一顆石榴,不知從哪裡挖來現種的,隻是小了些。

也就世子沒進過咱們姑娘的閨房,這房間布置的就和咱們原來那兒不一樣。”

春莺聽的哭笑不得:“你這小蹄子還挑揀上了,這屋裡雖然和咱們那兒不太一樣,但神仙妃子也住得了,何況隻是個落腳的地方...”

黛玉用臉頰蹭了蹭柔軟的棉布被褥,其實還是有些相似的,譬如代雲舟知道自己喜歡棉布,更甚綢緞。

“等我想個名字,世子那兒不叫浮光院了。”黛玉忽然冒出來一句話。

“姑娘英明,不然咱們就是第三回從浮光院搬到浮光院了。”雨荷十分贊同。

于是黛玉真花了半炷香的功夫,拟了幾個名字,打算第二天拿給代雲舟瞧瞧。

雨荷在一旁看着黛玉寫字,“朝晖、春和、景明、天光...”

“姑娘...”雨荷略通文墨,有些一言難盡:“這些是不是和浮光一樣,都源自範仲淹的《嶽陽樓記》?要麼您看一篇别的文章吧...”

黛玉默了一默,決定不再耗費心血,浮光院就還挺好的。

第二日無事,黛玉久違地睡到日上三竿,也沒人來找。

黛玉自然醒,盯着老花梨月洞門架子床上挂着的帳子上邊的花樣呆了半刻,直到喜相逢的花紋由模糊變得越來越清晰,才漸漸清醒過來。

黛玉閉目想了想昨日的情景,一個是代雲舟的義妹,目前不辨忠奸,需要再觀察下。

再就是代雲舟的父親禮親王,高大卻消瘦,但除了消瘦之外,也沒看出更多身體孱弱的症狀了。

還是得問問代雲舟他父親是什麼病症,萬一她靠着有限的知識,能對症下個藥呢?

黛玉坐起身,準備待會兒見到代雲舟就問一問。

沒料到不一會兒,代雲舟便着人來請黛玉,說恰好馬大使回城了,代雲舟即刻帶了馬大使過來拜訪林如海,等拜訪完了,馬大使跟着代雲舟去商議辦學堂的事情,黛玉如有空,可以一起。

于是黛玉便趕忙吃早點,梳妝。她有空,也興緻勃勃,想看看這個學堂是什麼名堂。

正院的書房裡,馬大使正與林如海交談。兩人都沒想到,短短幾年,再見面,竟然是在離京城千裡之外的地方。

而此事的促成者,竟然是兩個不過十幾二十歲的小輩。

“世子開明,我提的想法,都會研究一下,有些适合大清,有些不适合,這點我也發現了。”馬大使不像前些年那樣鋒芒畢露,百樣水土養百樣人,大清的水土确實與英國很不一樣。

這個不一樣并非代表大清的都是差的,相反他更喜歡這裡千年不斷的文化底蘊,更喜歡大清的風土人情,而英國領先的實則是技術方面。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