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轉臉去看是誰,卻見一個笑吟吟的男人,拱着手跟她行禮賠不是。
“小娘子勿惱,在下不是成心的,沖撞了小娘子,是在下的不是。”
正所謂伸手不打笑臉人,人家認錯态度良好,可艾也不是不講理之人,于是還了一禮,這事兒也就算了。
豈料,這人又說:“小娘子稍等,在下複姓西門,單名一個慶字,這間生藥鋪便是我開的。在下弄壞了小娘子的藥包,總是要賠的,哦,賠雙倍。”
說着,他也不等可艾反應,便朝一個夥計吩咐道:“去,将這小娘子買的藥材重新抓兩副來。”
“不必了。”可艾冷着臉拒絕,轉身便走。
天下沒有白占的便宜,更何況,是占那西門慶的便宜。
可艾走出老遠都還能感覺到那背後盯着她的目光,她鄒了鄒眉,也沒了繼續逛的心思,回客棧去了。
回去的時候,小山正開着窗子,對着窗外頭的大街看得津津有味,可艾将買的饴糖翻出來給了他一塊,算是獎勵他乖乖聽話。
又将堆在一起的物品歸置了一番,小山見了也不看外面了,過來幫忙。翻到一個小黑壇子的時候,他好奇的聞了聞,接着把頭扭開,問道:“大姐,這個壇子裡裝的是什麼?”
可艾一笑,說道:“是辣醬,做菜用的。”
這個辣醬不是辣椒做的,而是茱萸搗碎成汁後做成的。她聽到賣辣醬的夥計說,這是外地來的,說蜀地的名菜,就常用它做烹饪調料的。而且,這麼一小壇,價值不菲。
在辣椒成為主料之前,古人們的辣味來源是花椒,茱萸,生姜這三種。這也是千百年來古人最常用的三種香辛調料。而茱萸在千百年的曆史裡,也曾經扮演過十分重要的辛香角色,是六味中“辣”的主要來源。
所以可艾買下這壇辣醬也是好奇這茱萸是怎麼個辣法,與辣椒對比又怎麼樣。
晚餐他們是在客店裡吃的,早早便歇下不提。
第二日清晨,街上便響起一串串叫賣聲。
“炊餅。”
“脆梨。”
前者聲音渾厚,後者聲音清脆,一聽就知道是一大一小。
可艾便是在這種情況下醒來的,恍惚間,她以為是誰在放電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