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媛最近遇到了一個問題,怎麼說服孩子去上學,她其實不想說服她,可上學很重要,以至于她有點糾結,但這事在李政宰看來是小事,他壓根就沒想過說服孩子。
“你去試試,去了不喜歡就回來,好不好”
“行吧”
這父女倆的說的太随意了。她很不滿,怎麼能這麼對待學習呢。
李政宰看她兇兇的樣子,就笑她
“你年少時把讀書當做自己的出路,也因為讀書才有了後來,你覺得重要,可你說的那些,她聽不懂,她覺得玩開心,所以不想去,你沒必要想怎麼說服她,讓她自己去感受感受最好”
“說實話,你我走到今天如果還不能給她一個相對富足的生活,那是我們無能,可我想給她的是精神上的滿足,可能因為已經有物質了,我才追求更多吧,讀書明智,群體生活也對她了解融入這個社會有好處,這點我不會妥協的,你和她說的不喜歡可以回來這件事,我不認同,不喜歡也要去,這世上的是不是喜不喜歡就可以做不做的,她得明白,她不可能想要什麼就有什麼”
這個道理李政宰不明白嗎,他當然明白,可現在對着一個要上幼兒園的孩子說,她能理解嗎,她不能,車媛把她當做獨立的個體,可這太獨立了,她不是她,她從小的環境就是要什麼有什麼,父母寵愛,她沒那麼早慧,也不懂看人臉色。任何事都得有個過程。
兩個人對于教育産生了偏差,車媛覺得她已經開始懂事了,就該灌輸她一些東西,李政宰覺得她還小,很多大道理她理解不了,他們都不算錯。隻是理念不同。
鄭雨盛聽說兩個人久違的吵架了,特意來看現場,結果發現都挺理智的,完全看不出來,太讓他失望了。
孩子回來看見鄭雨盛在,就和他吐槽
“我們幼兒園一點都不好”
“哪裡不好啊,我們換一個怎麼樣”
“都是小笨蛋”
“他們怎麼笨了”
“就知道哭哭哭,一點都不勇敢,還笨笨的不會算數,不認字”
鄭雨盛覺得這就是進度的偏差,想着要不給她換個班,進度一樣可能對她來說更适合交流,結果她拒絕了,理由也很有趣
“不換,我走了他們這麼笨被欺負怎麼辦”
挺有趣,她父母為了她上學這事有争執,倒是沒想到她上了一天學有這樣的想法
“你還是個小孩子呢,怎麼照顧人家啊”
“和奶奶還有你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