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他心中對于他自己應該接受的懲罰有忌憚,有準備。三者,這也是在暗暗地提醒整個天墉城中領了執事位份的弟子們,他們究竟是在為誰做事,搞清楚自己的定位。四者,無論是陵端诓騙看守之人也好,還是陵端直接偷取也罷,這完全暴露了他們看守的不嚴謹,意在提醒他們,平日裡做事竟存在那麼大的漏洞,該自省,該自查了。五者,這麼當頭一棍下來,并沒有砸到陵端的身上,也算是在某種程度上緩解他跟百裡屠蘇之間的私人矛盾,至少他的心裡這怨恨是要稍微少點兒的,算是減輕未來再次像這般的敵對狀況。六者,算是某種程度上的敲山震虎,讓有些在這其中提供了便利的人,跟陵端狼狽為奸的人,有個警醒。搞清楚,他們現在所有的一切都是天墉城給的,不是陵端給的。尤其陵端連掌教都不是,他們應該拎得清楚才是。處罰了看守的人之後,再來清理陵端,但又不止清理他一人,而是他的那個陣營。這是一種看似火力分散,實則火力集中的方法。如果隻處罰陵端一個,陵端會心生怨恨,以後還會幹更大的事情。他陣營中的這些臭魚爛蝦,因着這次沒有受到處罰,覺得助纣為虐也沒事,到時候會讓情況變得更加不可控制[647]。而若是全都處罰的話,陵端心裡要平衡一點,且以後陵端再幹這種事情,他們當中總有要當叛徒的。隻要有一個叛徒,做掌教的就可以把很多糟糕的事情扼殺在搖籃裡。并且,臭魚爛蝦最喜歡的,不過就是瞎起哄。他們為什麼喜歡瞎起哄?其實不過想的就是法不責衆罷了。但如此一來,就可以給他們敲響這個警鐘。這般對天墉城的諸位定有很好的震懾作用,以後針對這些弟子的管教也會相對輕松一些。出了事兒不怕,關鍵在于如何對事情進行處理。尤其弟子之間的事情,更是要考慮到對其他人的影響。這般,綜合而長遠的考量之下,才會在以後省下許多不必要的心思。而且,這算是打了陵端這個陣營比較重的一棍,也是在震懾其他幾個陣營,雖然掌教之位的争奪的确是很重要,也确實可以耍各種手段,但一切得以天墉城的根本利益為出發點,絕不能出現這種敗壞天墉城名聲的事情。畢竟,這個事兒估摸着這議論紛紛的聲音最大的就應該是跟自己切身利益相關的那些新晉弟子了。你想,這一屆新晉弟子對天墉城印象不好,等着他們成老人了,下一批來的,是不是又會受到他們的影響呢?天墉城的聲名,還要不要了?不僅僅是天墉城的聲名,就連執劍長老的聲名也會因此受到影響。雖然執劍長老可能不在乎,畢竟他也有這麼大的年歲了,他所看過的春盛秋衰可比我們多多了。但這事兒也畢竟牽扯到了他的徒弟,總歸還是對他有影響的。很多人來天墉城,其實是慕名而來。而這個慕名,則慕的就是執劍長老的名。如此下來,你覺得對天墉城的未來又會有着怎樣的影響呢?有了這等震懾,雖然不至于改觀現在的膠着局面,但也算是給所有的陣營提供了一個可供參考的準繩。原本也是,無論這掌教該誰做,坐上這個位置的人,都不應該是單單去考慮這個角逐權力的問題,而應該看到的是掌教這個位置所帶來的榮耀與責任并存。若僅僅看到榮耀,那便僅僅就是個争權奪位的戲碼罷了。而考慮到責任,才是在真正成為領導天墉城的那個領頭羊。欲戴王冠,必承其重。這是個很簡單的道理。但現在這麼搞,這幾個陣營真的明白他們究竟在争的東西是什麼嗎?這真的是個很值得去思考的問題。像這般一做,其實也算是給了幾個陣營去反思的機會。說不一定經過反思,有人自省能力不足會退出,有人會思索長遠,有人會保持警醒。這樣一番警鐘,無論對誰,那都是振聾發聩的,那都是有相當作用的。隻是這個作用的多寡,各有各的分别罷了。不過,哪怕隻是一點點的作用,也能讓許多弟子稍微明白,他們的行止是否是在一個大框架下的正确。這對天墉城的好處算是能夠看到的。畢竟,這次是高階弟子出事,還是很具有典型性的。并且,這也算是在暗地裡提醒芙蕖師姐,胡鬧要有個限度。上次的事情,确實也不好說芙蕖師姐什麼。要說她做的不對,那麼新晉弟子那裡問你,你既然不收女弟子,為何不寫清楚?你無法回答。而要說她做的對,那麼這就是個人的情感與權力淩駕于整個天墉城的權力體系之上,以後這一群皮猴子,怕是更沒法管了。再說,這皇子犯法,還與庶民同罪呢!雖然這并不會完全的去執行,但也能讓人看到皇帝的是非分明,鐵面無私。算是既塑造皇帝的威嚴,也對皇子有個警告作用。這算得上是暗地裡對芙蕖師姐的提醒,尤其現在她又跟風晴雪在一起,難免的相處時間長了,會有一些不好的傾向。本身這天墉城的江湖習氣就已經比較濃了,隻是以往芙蕖師姐可能還會鑒于這男女之别,不會深入接觸這些習氣。但現在有了風晴雪,很多事便是極有可能潛移默化的。這對芙蕖師姐來說,可不是什麼多值得慶幸的事情。畢竟,她的身份決定了很多事情。她若是成了江湖習氣帶頭的那個,你想想,以後這天墉城又該變成什麼樣子?在針對陵端的批評上,把重點放在私放妖物這件事上,其實也是在變相的分離百裡屠蘇和陵端之間存在實際沖突的這個事兒。這般,一者,可以稍微模糊一下其他幾個陣營的視線,讓百裡屠蘇是個軟柿子的這個事兒不在他們心中建立起來。否則,這幾個陣營是否從這個事件中瞧出了什麼,轉而有針對百裡屠蘇的行動的話,無論是對大師兄,還是對百裡屠蘇都存在相當的不利。即使他們都仰望執劍長老,可不代表在權力的争奪上會馬馬虎虎。有機會,就還是要見縫插針的。這會兒,他們的身份可不管事兒了。二者,陵端和百裡屠蘇之間的矛盾,實際上,會因此得到一定程度的緩解。至少中間是有個緩沖橋梁的。但若是斥責陵端是心胸狹隘什麼的,日後隻會讓陵端更加嫉惡如仇,完全沒有向善的可能了。這鑽牛角尖兒,路隻會越走越窄,越走越死。别忘了,這次掌教隻提了兩個人的名字,其他事情提都沒提。你覺得,這些弟子會怎麼來認為這個事情?究竟是認為百裡屠蘇做得對,對百裡屠蘇會有崇拜英雄的想法?還是認為陵端确實是個心胸狹隘之輩呢?又或許會認為這其中另有隐情,掌教在顧左右而言他,畢竟整個事件可沒有說個清楚明白這前因後果是什麼?針對性太強,事實上是在增強他們之間的對抗。大師兄這邊,可是被波及的。而其他幾個陣營麼,這次屬于看熱鬧的。就是不知他們接下來會是什麼情況了。但願他們因此認為百裡屠蘇并無競争之心,這般也少去許多麻煩。[648]
自己簡直對陵陽如此清晰的對天墉城中的局勢分析感到瞠目結舌:...你...好聰明。
自己确實沒有想到那麼多的影響。
也想不到那麼多的後來。
但他對此,則是一副很平靜的樣子:這可不是我好聰明,而是我常常周旋于很多人身邊,便能把控這其中的分寸罷了。掌教他麼...離這些弟子太遠,即使知道人言可畏什麼的,但在處理這些事情上,還是會有疏漏之處。尤其掌教是一個有軟肋的人[649],且掌教是那種優柔寡斷的人,而非冷靜果決之人。所以,很多事情上麼,是這麼個樣子。再說,你來這裡的時間也不短了,想必你也發現了一個問題。那就是天墉城中的弟子自身的德行是個什麼水平,基本上依賴于他們自身對自己的行為加以約束。門規麼,跟律法一樣,那是最後的底線。德行麼,則是一種自身對自己在更高層次上的約束。我們這裡,天天的,都是舞刀弄棍的,又因為前期的一些變化,許多人跟陵端都是有着異曲同工之妙的[650]。想要在我們這裡找到一個真~文武雙全,且在劍道上厲害,劍意上有所為的人,還是比較困難的。大師兄麼,在我看來,則确實是一個真文武雙全的人。有他在,未來天墉城才能讓這天下第一修仙大宗的名頭,真正意義上的名副其實。
接着,他借着此事,向自己談起了一樁有關陵越的舊事:聽大師兄說,他剛來的時候,執劍長老連劍都不許他碰。每一天的功課就是抄寫‘清心經’,連着抄了一個多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