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會兒!
劍穗...
莫非...
雖然知道這個時候插話是不對的,但自己确實也按捺不住那種好奇,還是問了出來:阿爹,你是怎麼看出來的?我最多也就通過那兩個人的彎刀和束袖以及腰帶上犀比的獸頭紋,其他人手上的扳指,還有那個男人說話的時候所帶的比較特别的發音和他中衣的束袖和扳指,以及身上的劍穗,判斷出來對方是鮮卑族的人,以及判斷出來對方應該是鮮卑族中的皇族,但欽兒确實沒看出來對方是個王爺~而且,阿爹,你說的大是什麼意思啊?還有,阿爹是怎麼知道對方是東進的那一支鮮卑族?為何不可以是距離我們益州沒有多遠的吐谷渾呢?
阿爹沒想到自己會這麼問,竟被自己吸引了目光。
這個時候,自己能夠感覺到阿爹的目光有些幽深,卻不知道是為了什麼。
阿娘也順着阿爹的目光看過來,但阿娘的目光中透着的卻是擔憂,這讓自己更加不解,也有些緊張。
霎時之間,自己感覺整個房間都像是被冷凝了一樣。
很奇怪。
也很壓抑。
半晌之後,阿爹沖着自己招了招手。
自己順從地過去。
阿爹将自己抱進懷中,摸着自己的頭,語氣有些沉重:欽兒,以後無論爹娘是不是在你身邊,你都要懂得保護自己。若是見得今日那男子那般模樣的劍穗和彎刀以及扳指,一定要離得遠些,小心一些。
阿爹這話非但沒有解釋自己的疑問,反而令自己陷入了更深的疑問之中。
自己拽了拽阿爹的袖子:阿爹,你說的話好難懂。可以解釋一下嗎?
然而,自己問是問了,卻得到了阿爹的沉默。
連帶着自己甚至還聽得了阿娘的歎息。
自己看了看阿爹,又看了看阿娘,從阿爹的懷中跳出來,莫名其妙地看着他們:阿爹,阿娘,你們的話,欽兒會聽。但你們确定要欽兒那麼懵懂地聽從嗎?
自己這番話,引得阿爹擡頭看了自己一眼。
阿娘也投來了目光。
緊接着,阿爹與阿娘對視了一眼,這才歎了口氣道:此事,也委實應該與你說個明白。否則,你這般盲從我們的話,不僅僅會給你帶來困擾,也會讓你不明白阿爹這麼叮囑的緣由。
阿爹拉了拉自己的手,讓自己坐在他身旁,接着便解釋起來:你觀察的沒錯。從那個華衣男子的口音中,的确可以判斷對方是鮮卑人。他們的彎刀、束袖、獸頭紋的犀比、扳指等,也可以印證這麼一件事。除此而外,便是他們穿的靴子。他們穿着的并不是我們中原人慣常穿的平底靴,而是穿的厚底馬靴。這種靴子是為了方便他們騎跨上馬而特意改良過的。但最開始,他們也穿的是平底的靴子。是後來有了方便上馬的馬镫之後,這才有了這種經過改良的靴子。以往沒有馬镫的時候,騎跨上馬主要靠着抓握手柄的力量,以及上臂的力量。後來,有了馬镫,便也因此有了改變。因他們善于騎射,遂更加習慣穿這種馬靴。加之他們逐水草而居,很多時候都靠騎馬來完成到處走動的目的,所以這是他們慣常會穿的鞋子。這些都是可以判斷對方是什麼情況的地方。至于對方的身份和地位,則主要看的是那個華衣男子手上的文扳指。之前,阿爹告訴過你文扳指和武扳指的區别。你是可以以此來判斷的。鮮卑族十分善于騎射,所以這扳指也是他們會常備的物件兒之一。但你稍微放過了一個細節。他方才從阿爹手中接過那個字條的時候,阿爹清楚地看見,他戴着扳指的拇指,膚色有明顯的不均。或許你當時見得他戴個文扳指,便覺得他就是顯貴,但并不習騎射之術。然而,鮮卑族十分擅長騎射。這些王公貴族更是以此為樂,其技藝往往都是這些中原人難以望其項背的。他平日裡戴的肯定都是武扳指。隻是為了出來遊玩,這才換了一個戴。武扳指一般都會比文扳指要寬一些,因為這是射箭時候的護具。而文扳指,隻為裝飾,隻為顯示身份地位,所以設計一般要浮誇一些,一般要窄一些。且文扳指上多鑲嵌,而武扳指作為護具的作用會更重一些,所以便要簡單得多。這個事情,你可以通過另外的那幾個拿着扇子的人手上的扳指去印證。方才你問阿爹,怎麼判斷出來對方是東進的那一支鮮卑族,而且還指明對方就是燕國人,這個就要從那兩個拿着彎刀的人入手了。那兩柄彎刀的刀柄上有龍頭,刀鞘上的錾刻為銀質。記得那個錾刻,那就是他們燕國王族的圖騰。刀鞘的錾刻上邊鑲嵌的寶石,并不來自中原,也不來自西域,而是來自波斯。那是波斯的藍寶石,通過絲綢之路而來。因其價高且純淨,便成為了王室的寵兒。這些都可看出,即使是護衛都有如此不凡的配備,也知對方的身份至少在王族中處于中上層。并且,那個刀鞘上的錾刻其實與他戴的那個文扳指上的刻紋是相同的,隻是你沒有注意到而已。你說的很對,推測出對方是皇族的重要物件兒,就是那枚劍穗。你未曾見過他們燕國的圖騰,所以是無法通過刀鞘上的銀質錾刻得知,他們就是東進的那一支鮮卑族。那枚劍穗,明黃色的,你應當是以此來斷定對方的皇族身份。這是對的。但不完全對。你現在還能回憶起那個劍穗具體的樣子嗎?
自己想了想,便道:懸挂于犀比之上,明黃色,上方為挂帶,有點像麥穗的樣子。劍穗主體好像是一條龍,但看上去更像是龍繞着柱子的樣子。那條龍是一條五爪金龍,龍首和龍尾都編織得惟妙惟肖,龍尾之下便是流蘇了。那個劍穗還有一股很好聞的香味。
阿爹摸了摸自己的頭,繼續道:觀察得很仔細,那個劍穗的确是那個樣子。這是阿爹斷定對方身份的重要地方。燕國皇族才有将劍穗當做我們中原人的玉佩來佩戴的做法。所以,那枚劍穗才是佩戴在他的犀比之上的。你所見得的這個劍穗,看上去是一條龍,但實際上是九條龍,盤着身子,踞于一根柱子之上。這是一種特殊的劍穗編織手法,名叫‘龍縛絲’。這是他們燕國皇族獨有的一種劍穗編織手法,并未外傳。通過這種編織手法做出來的劍穗,就叫‘龍縛絲劍穗’。這‘龍縛絲劍穗’有不同的等級,以劍穗上有多少條龍來确定。最高級别的,就是‘九龍縛絲劍穗’。這種劍穗在燕國内部,隻有皇太子或是親王能夠持有。今日我們見得的那個男人,他的劍穗在龍尾的那個位置是結成糧倉狀,這代表他手裡不僅有封地,他還有這塊封地的文權和武權。相當于,他是個小國王。而若是這個劍穗的尾部是五爪狀的,則還有軍權,可以調動皇城周邊的駐軍和皇城的禁衛軍。權力非常的大,幾乎與皇帝是有着并駕齊驅的權力。也正因此,這種五爪狀的‘九龍縛絲劍穗’為皇帝最為信任的親王所得。糧倉狀的‘九龍縛絲劍穗’為皇帝覺得可以信任以及有能力管理好封地的親王所得。今日見得的那個男人,就是糧倉狀‘九龍縛絲劍穗’的持有者,是燕國的親王。因為五爪狀的‘九龍縛絲劍穗’隻會賜給皇帝最信任的親王,所以這東西極難見得,故而得到糧倉狀‘九龍縛絲劍穗’的親王,便是大王爺。因為他們在燕國内部的地位足夠的高。若得到了‘八龍縛絲劍穗’,則為小王爺,代表他們手中的封地和權力次于持有‘九龍縛絲劍穗’的王爺一個等級。那劍穗的确有一股香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