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後得出結論,這買一送一确實是個好事情。
如果有100袋大米,就能變成200袋,200袋大米就能翻倍到400袋,多得許多實惠。
這個優惠得好好利用起來。
李洪軍給苑小桃特批了假條,讓她這10天專心完成系統任務,食堂的工作可以先放放。
食堂大師傅苑建國第一個帶頭支持。
苑小桃卻沒同意。
“所長,我能做的不多,現在就等着報紙回信,不耽誤工作。”
一聽此言,李洪軍特地通過下窪鄉工程連的同志們,聯系了梁國華同志。
兩人商定以後運輸連的車每隔三天來一趟,一方面将剩餘的石料工具拉走,另一方面隻要郵局一有消息,就第一時間運送過來。
苑小桃也在嶄新的大倉庫裡,将68積分和系統初始贈送的大米全都放出來。
一共74袋,滿滿堆了一地。
按照約定好的,所有物資給研究所留下百分之十,其他的都由運輸連的同志們運送走,到下窪鄉糧食加工廠裡拆分,再由小紅花合作社送到需要的鄉親們家中。
研究所的物資,就由苑建國和苑小桃兩人負責管理,安排給研究員們補充營養。
聽到李所長的話——
苑小桃和苑建國默契地對視一眼。
回到食堂後,在小黑闆上,大師傅苑建國第一次激動地拿起粉筆,在上面寫字。
他生怕寫得不好看,寫了拿濕布擦掉,又寫了再擦擦,努力把粉筆字寫得大大的,更端正一點。
寫完後,在食堂門口正正式式地挂出去。
“今日特供:豬油拌飯。“
後廚裡,苑建國鄭重地穿上潔白的工作服,帶上自己做的廚師帽,開始開火。
苑小桃心情燦爛地跑前跑後,幫忙淘米燒火做飯。
新鮮的稻花五常大米,最好的做法就是蒸。
研究員們都是晝伏夜出的夜貓子們,每到夜深人靜的時候往往思路最清晰,精力最集中,所以最喜歡通宵熬夜想問題。
兩人盡可能地将動作的聲音放小,不想影響到研究員們的休息,想讓他們多睡一會。
苑小桃靜悄悄地打了水,浸泡,淘米,洗幹淨了,倒進大鍋裡。
然後,用火柴點燃了竈膛裡的幹草,添了柴。
為了動作更輕一點,她連手拉鼓風機都沒敢用,隻拿着一把破蒲扇,呼呼地搖着燒火。
随着時間一分一秒過去,柴火竈漸漸升溫,大鍋蓋上方熱浪襲襲,冒出了滾滾滔滔的水蒸氣。
蒸米飯的香氣漫天遍地從大鍋裡溢出來,清新的稻花香充滿了整個國營食堂。
就連在門口值班站崗的小戰士也忍不住悄悄探頭。
這股馥郁醇香的稻香随風一飄,向着整個109研究所擴散。
不管睡覺着,還是通宵熬夜艱辛工作的研究員們,還有保衛處的一班同志們都被這股馥郁襲人的米香給饞醒了過來。
“米飯!!!”
研究員老周醒得最早,正在眯着眼一邊打瞌睡,一邊在院子裡的水龍頭底下刷牙。
聞到這股香味,他眼睛都沒睜開,批上一件衣服,就含着牙刷,沖進了食堂的大門。
扶着大門,他忍不住又深深吸了一口氣,空氣中濃郁的稻米香氣立刻盈滿了他的胸膛。
霎時間,整個人仿佛夢幻般地置身于稻田的豐收海洋裡,眼前晃過金燦燦壓沉了的一排排稻穗。
苑建國正擡着健碩的雙臂發力,牢牢端着一大盆冒着滾滾熱氣的大米飯,從後廚走出來,看見他,打聲招呼,“老周,早。”
“剁”的一聲,沉甸甸的大米飯沉重地放在了桌子上。
“喲,原來真的是大米飯,”老周高興地将牙刷拿出來,樂得看不見牙,“我還以為是做夢聞見的味兒。”
他正正衣服,穿好扣上扣子,自在地在最前面的圓桌旁坐下。
“哪來的大米飯,這好久沒吃到了。”
剛坐下,大師傅苑建國給他盛上滿滿的一碗米飯,撲面而來的清香稻米氣息讓老周不由得沉醉。
比在外面院子裡聞到的氣息,還要濃郁。
他一臉欣喜平靜,拿着碗端起來,在安靜悠閑的氛圍中,想享受一個充滿米香的清晨。
突然,食堂的大門又咣當一聲被撞開——
研究員小丁蹦着往食堂裡闖。“米飯!!”
說着,就往米飯這裡撲來。
後面,還跟了許許多多的研究員們跑來。
甚至最一心科研不聞窗外事的俞周也快步趕來了。
老周側頭往門口望,看到食堂大門口又跑進來一名中年研究員,年紀隻比他小上幾歲,跑得鞋子都丢了一個,一進門就驚喜地大喊,“苑師傅,是米飯嗎?”
老周慘不忍睹。
這、這,有辱斯文啊。
他清咳一聲,把自己的牙刷悄悄藏進兜裡。
他忍不住想。
現在幹飯也要靠搶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