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爹橫眉怒目,抄起棍子将他打了一頓,說他心黑了,全不管爹娘辛苦。
他大哥大嫂罵他不孝,就連四五歲的小侄子,都指着他的鼻子,叫他滾。
見到這一幕,小貨郎寒了心,索性離開村子,進了縣城做工。
從扛大包的苦力開始攢了幾個錢,又用這些錢當本錢,做起了貨郎的營生。
在外頭混迹了二年,這時候小貨郎已經二十四五歲。
他手裡也有了十幾兩銀子的積蓄,結識了個心靈手巧的小繡娘,小繡娘家裡隻有個體弱多病的老爹,家裡雖不富裕,好歹在城裡有兩間破瓦房,有個立椎之地。
小繡娘的老爹也見過貨郎,覺得他為人本分,長相也不俗,對自家閨女也好,倒是挺同意這樁婚事的。
小貨郎在家裡排行老二,爹不疼娘不愛,家裡的人口多,也住不下他,他在家的時候都隻能住竈房,他日後還要接着做買賣,自然是帶着妻子住在丈人家裡的。
這樣子閨女成婚後也不離開自己,老爹自然是樂意的。
小貨郎是在家裡大吵了一通離開的,走的時候他就想,以後再也不回來了。
可是當他混出了個人樣,又婚姻在即的時候,他偏偏好死不死地又想起家鄉的爹娘來了。
小繡娘也勸他回去跟爹娘說上一聲。
若是村裡爹娘拿不出銀子來幫襯也由得他們,反正他們倆在城裡都有手有腳,可以自己掙自己花,将來若是有了出息,也不是不能接鄉下的爹娘進城來享福。
于是小貨郎就好了傷疤忘了痛,真的回鄉了。
還好他回去的時候,留了個心眼,将積蓄的大頭十二兩銀子都交給了意中人收着,自己隻帶了三兩銀子回鄉。
結果三日後,小貨郎狼狽地回來了。
不但那三兩銀子被他爹娘搜了去,就連他回去穿的一身半新不舊的衣衫,也被換成了一件破破爛爛的。
原來他回去一說,他爹娘不但不替他高興,反而逼問他掙了多少銀子。
說是他小侄子要送去學堂正缺束修,要先借他十兩銀子用用,等将來有銀子了再還不遲。
然而類似的話他都不知道聽了多少,早就已經信不起了。
最後隻能狼狽逃出家鄉,還在心裡發誓,再也不回去受這個窩囊氣了。
小貨郎雖然損失了三兩銀子,倒是讓他下定了決心,索性入贅進了小繡娘家,免得他辛辛苦苦掙下了家業,又要被爹娘搶去貼補給了大哥或者小妹家。
婚期在即,小貨郎偶然間結識了位有錢的主顧。
這主顧是大戶人家的小管事,說是看中了小貨郎帶來的幾樣貨品,需得好好挑挑。
就讓小貨郎帶着貨物進到宅子裡來。
可小貨郎才進了院子,就聽到一聲慘叫,接着一群人跳了出來,說小貨郎是兇手,殺了府裡的姨娘。
小貨郎被送到衙門,屈打成招,判了斬刑。
那劊子手手起刀落,小貨郎臨死之前,還看到了自己的未婚妻,一身白衣,淚眼汪汪地喊着他的名字……
看到這兒,龔先生忍不住倒吸一口涼氣。
不是吧?
這個故事雖然也挺曲折的,可跟戰神歸鄉記完全不是一個路數呀?
這不是一路憋屈着死了麼?
他都不敢想,要是他就講了這麼一個故事,那客人們會不會朝他扔爛葉子呀!
然而這次的稿子,卻是比之前那個要厚得多,顯然故事還沒完。
當然了紙和墨也強了好多倍就不必提了。
這人都死了,後頭還能再說什麼呢?
總不能是死後化為厲鬼來複仇吧?
龔先生又接着往下看。
小貨郎睜開眼睛的時候,發現他又活了!
他重生在了他和小弟都在村裡學堂讀書,但爹娘讓他辍學的時候!
這故事還能這樣?
龔先生瞪大了雙眼,隻覺得頭皮發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