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龔媳婦忙問,“公爹寄來的這書稿,是真的能說的?”
小龔先生一拍大腿,“豈止能說,這故事一波三折,平地突然起險峰,實在是妙不可言啊!”
這故事要是拿去說,他小龔,怕不是要風靡半個栖雲城?
小龔媳婦也欣喜起來,雙手合什,
“還是公爹想着你啊!”
這說書人的說書稿,那可都是能傳家的。
不是親生的,誰舍得給旁人呀!
金哥兒已是跳了起來。
“阿爹,這是什麼故事啊?快講講!快講講呀!”
小龔先生伸出一掌,蓋住金哥兒的小臉。
“你阿爹我都還沒看完呢!等阿爹看完了的,到時候,便講給你和你阿娘聽。”
金哥兒這才消停。
不過他媳婦卻是想起了往事。
前年小龔先生得了一冊話本,那話本的内容就是書生上京趕考,先是勾搭了人家客棧之女,又到京城娶了高官之女,娶就娶了,還得意洋洋地賣乖,又是要高官家的小娘子溫柔和順,又是要妻妾和美,她聽得都直想嘀咕上幾句。
隻是見相公興緻勃勃,一團熱情,她就沒好意思潑他冷水。
果然她沒潑冷水,相公卻被人家茶館老闆娘給潑冷水了。
這一回,這個話本,該不會也是這般的吧?
想到上回聽故事的痛苦回憶,小龔媳婦忍不住地有點猶豫。
“相公,這回的故事,可還是書生上京趕考的?”
小龔先生聽媳婦這般說,忙裡偷閑地把視線從書上移開。
“啊,不不,這回的不是書生,這回的,倒是一位武将發迹回鄉的故事。”
想起上回那次失敗的說書,小龔先生也有點老臉發燒。
他這次定然要一雪前恥,讓自家娘子,還有那茶館裡兇神惡煞的老闆娘,對他刮目相看!
這本戰神歸鄉記,樓欣月寫的版本,原本就隻有四萬字。
不過贈送給龔先生之後,龔先生又跟據他自己平時說書的習慣,加上了些過場修飾和切口,因此擴充到了五萬多字。
這五萬多字,小龔先生花了半個時辰就看完了。
整本看完,小龔先生整個人都激動起來。
要不是下午還有一場書要說,他恨不得這半日就留在家中,将這書稿先背誦上一遍。
當初老龔先生拿到初稿的時候,還需要自己修改謄寫一番。
不過經過一個多月的親身上場之後,老龔先生又将這故事裡,反響不好的片段或是詞句斟酌加工,最後才有了寄給自家親生兒子的這一版。
所以小龔先生基本上拿到就能上場說了。
更别說他比他爹年輕,記性頭好,臨場應變更是打小就有天賦。
要是他膽子夠大的話,都不必要死記硬背,明日就上場開新書也不是不行。
不過這般好的書稿,小龔先生自己也舍不得如此草率。
他連着兩日都捧着這本書稿,不斷地念念有詞,就連相熟的客棧老闆來邀請他為在客棧裡過生辰的客人說上一段仙姑祝壽,都沒有答應。
到了第二日傍晚,吃過了晚飯。
小龔先生就叫過了媳婦和兒子。
“這些日子,我總算是将新書練得熟了,你們兩個且泡杯茶坐下,聽我講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