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到。
熟悉但是痛苦的六點半起床,吃早飯然後上學。
班主任周玄绛說痛苦很正常,從睜眼開始就發牢騷也很正常,她也這樣,習慣就好了。
算了。已經……無所謂了。
——反正,在家在學校都是無聊,在學校唯一的不好就是要被趕着做這些事那些事,上課必須要認真聽,不像初中的時候上課怎麼走神都能直接打開作業開始流暢做完。
新的一學期的話……安排是有變化的。
早操縮短五分鐘,然後中午早五分鐘結束,下午早半個小時上課,從一點半改到一點,所以中午睡覺的時間會減少。
下午加了一節課,每天最後一節課五點到五點四十五自習。自習的話……其實倒沒什麼,不如說甚至看起來還不錯。反正晚自習是正常放學,所以一來一去就是減點吃飯的時間然後憑空塞進去一節自習。
比本部強多了,本部還有每天中午半個小時所謂“學科輔導”,取代自習課。
——中午,占用睡覺時間,半個小時,半個小時夠講什麼?
周玄绛也承認是因為周六不給補課了,所以學校要把周六一天的課程塞進五天裡上掉。
——即便如此,甚至還新加了每周一節心理課……聽起來就很離譜,我們開玩笑說是為了保證存活率,畢竟……
剛剛過去的寒假,不就是江蘇學生一個接一個活祭出來的嗎。
每個人平均半天假。
——在中國,搬個桌子闆凳都要……
——算了,無所謂。與其想這些,還不如什麼也不管,該幹什麼幹什麼就好了。沒什麼要求,也沒什麼毛病,得過且過,等着哪一天和自家丫頭們永遠地在一起。這樣,也很好。
看到一個視頻說為什麼現在的學生容易想不開,是因為生活的“實感”太少。每天都關在學校裡學習,沒有自由自在無拘無束的情感,沒有愛沒有恨,同時在家裡基本有什麼要求也能得到滿足,同時也沒有了欲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