楓林之後,喬曦整個人都愈發開朗。一轉眼,五年就過去了,十五歲的喬曦已經出落成了亭亭玉立的少女。時值驚蟄,上京陰雨綿綿,喬曦就窩在房裡跟着林嬷嬷繡花。
拜師禮之後,林嬷嬷原本打算回鄉,但是她的鳏弟去世,萬寶寶見她老無所依便将人留在了府中。林嬷嬷為報恩情,就幹起了宮裡的老本行,成了喬府的繡娘,自然,也将一身技藝傳授給了喬曦。
林嬷嬷看着喬曦聚精會神的樣子,露出了笑容。
“小姐這荷花繡的越來越好了。”
喬曦聞言也回應了一個微笑。經過這些年的相處,她也漸漸地摸清了林嬷嬷的性子。隻要她态度認真,老繡娘是不吝啬誇獎的。她擡眼看向老人 ,甜甜地說道:“都是嬷嬷教得好。”
林嬷嬷笑笑,看着眼前跟夫人愈發相像的臉龐不禁陷入了思緒。自家小姐正直年華,怕是不久就要議親了。正當她在心裡盤算上京的名門公子之時,一個嬌小的身影跑了進來。來人也不是外人,正是喬曦前兩年收的貼身婢女——二喜。
二喜是喬曦路邊撿來的乞兒,雖然學了很久府裡的規矩,但有時候還是容易冒失。林嬷嬷見人連門都沒敲,不悅地撇了撇嘴。
一旁的喬曦見狀趕忙放下手中的針線,開口道:“我早先讓二喜去幫我去了一趟書局,看來是要的書有信了。”
林嬷嬷見自家小姐袒護,也沒說什麼就先行告退了。而人一走,二喜就趕忙關上房門,掏出一袋銀子放在了桌上。
“小姐,王姨說小姐的繡品賣的極好,尤其是牡丹繡帕,又有人下訂單了!”
喬曦聞言也很是高興,但她看着身上沾了雨點兒的二喜不免有些心疼。
“不是說今日下雨,不讓你去繡莊了嗎?”
二喜低頭笑笑,直說不礙事。小姐跟王姨約的是每月初五結賬,她不想誤事,見剛才小姐有人伺候就出門跑了一趟。
喬曦一臉地不認同,趕忙讓人去換衣服,自己則将那袋子碎銀收到了一個不起眼的木箱裡。箱子裡的碎銀零零散散,喬曦看着有些發愁。這兩年她都在努力攢錢,想等着再大一點兒好回趙家村看看。可惜不論是繡品寄賣還是省吃儉用,存錢的速度始終太慢。以如今上京的物價,這些錢也就夠雇一輛馬車。
正在此時,簡單收拾過的二喜端了一碗甜湯重新走了進來。這甜湯是萬寶寶叫人送來的,她路上見着就順手接了過來。
“小姐,夫人叫人送了甜湯。”
喬曦無暇理會,讓人把東西放在了桌上。二喜見人看着錢箱發愁,心裡也不是滋味兒。以喬家人對喬曦的寵愛,小姐本應是不缺錢的,但是小姐常年跟繡莊的王姨資助街上的孤兒,反而沒有多少私房錢。
“小姐,小虎和小茂已經去書局幫工了,很快就能領到工錢。”
喬曦聽後意識到二喜會錯了意,她将箱子放好,溫柔地看向自家小婢女,笑道:“二喜,你家小姐爹疼娘愛,不缺錢。”
二喜笑笑沒回話。王姨說過,像小姐這樣的出身,若沒些私房錢傍身,将來嫁人是要吃虧的。然而,喬曦不知道二喜的心思,捧着甜湯的她還再想着如何賺些快錢。正當她冥思苦想之際,她卻偶然發現了一個秘密,有關于秦婉。
喬明遠和秦婉成家後本應是要分府的,但沒過幾個月秦婉就有了身孕,分府的事隻能擱置下來。而喬曦的第一個侄子剛滿周歲,秦婉就又有了喜。這一個接一個的金孫讓萬寶寶高興壞了,死活不讓小兩口離開,說是等着孩子大些再說。所以,直到現在喬家這一大家子都住在一起。
那日,喬曦見秦婉午飯沒吃幾口,便特意叫廚房做了一碗她喜歡的蓮子羹。喬曦來送湯時,秦婉正同乳母一起哄着自己小兒子睡覺。小家夥不知怎的哭鬧不止,秦婉将人抱在懷裡,安慰了許久人才睡去。隻見她輕手輕腳地将人放在床上,小聲囑咐了旁邊的乳母幾句才關上裡屋的門走出來。她給等在外間的喬曦使了一個眼色,招呼人去了另一邊的書房。
在書房剛落座,喬曦就讓二喜趕緊把甜湯端給秦婉。
“嫂嫂中午吃得少,喝碗蓮子羹吧。”
秦婉直誇喬曦體貼,哄完孩子她确實是有些餓了。
“這都是小事。”喬曦說完有些心疼。雖然有萬寶寶和一幫婢女幫襯,兩個精力充沛的男娃兒還是消耗了秦婉太多。喬曦見人眼裡布滿血絲,又關心道:“嫂嫂是不是這幾日又沒睡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