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年裡,最讓甯山村村民們樂道的就是程文終于考上童生,很快就要下場考秀才。
村裡已經很久沒出過秀才了,要是村裡能出個秀才公,村裡的人說出去也有面啊,說不定還會讓上面注意到甯山村。
當年程延考上童生時,村裡人還以為他會繼續讀書,下一個秀才就是他了,可惜出了事,好了之後也沒啥動靜,應該是不指望了。
程文自從成了婚,日子是越過越紅火,縣城有房,讀書有成就,老丈人家的生意也讓他管得不錯,隔三差五就見他大包小包的帶東西回家。村裡人羨慕得不得了,感歎程大山多年的養育終于有回報了。
反觀程延一家,村民們隻見他們兩年前擺過一陣子的攤,後面再也沒見做什麼了,難道真是像有人說的那樣得罪了人?那也可以做點其他的比如租塊地來種點糧食,但是他們也沒有,真是一點也不上進。
村民們雖然有點可惜他們年紀輕輕不幹活,坐吃山空,但這是别人的過法,也不好多說什麼,隻能在背後說兩句。
程延一家也确實如村民們所說,不種地也不擺攤,日子過得很是舒服。不說程延和謝哥兒能閑得住,小五和阿蘭是有點不安了。
東家買他們回來就是為了幹活的,但現在沒活幹,整日隻用掃地喂雞,還是兩個人一起幹,小五和阿蘭是生怕被送回牙行去,夜裡做了幾天噩夢後,才期期艾艾地跟謝哥兒說有沒有活幹,想多幹一點活。
謝哥兒也煩着呢,沒事幹,程延就天天帶他去縣城玩,一去就要花好幾兩銀子,衣櫃裡裝滿了程延給他買的新衣裳,梳妝台上的胭脂有一大堆,吃食也沒少買,時不時帶他聽曲看戲,美其名曰長長見識享受生活。
這日子過得是挺快活的,但謝哥兒看見荷包裡日漸減少的銀子後,眉頭皺了起來,開始勸程延省點,但程延不聽,在程延又一次想帶他去縣城逛,謝哥兒嚴厲拒絕,更勒令不準再亂花錢了。
程延見謝哥兒有些怒了,立即應下,在家安分好幾天,還去挖了些土到後院裡,整了一小塊地撒上菜種子,要不了多久就有青菜吃了。
小五和阿蘭來問有沒有活幹時,謝哥兒瞧着他們,心中的心思都寫在臉上了,我們可以幹很多活,千萬不要把我們送回去之類的。
謝哥兒沒有逗弄他們,思考片刻後,讓他們每天做完雜活,有空的時候繡點荷包帕子,可以拿到縣城賣錢,畢竟家裡确實沒什麼活幹。小五和阿蘭得到任務後,才終于稍稍松了一口氣。
其實就算小五和阿蘭每天幹不了多少活,謝哥兒也沒有把他們送回去的想法。他們每天都很勤快,天不亮就起來把院子掃得幹幹淨淨,買的那些小雞被他們養得越來越肥,其他的事也做得井井有條。
吃的也不多,很有分寸,一開始都是他們自己舀飯,每次拿少少的,謝哥兒勸他們吃多點都說已經夠了,可能是怕吃得多會被說,謝哥兒隻好給他們舀多一些,并告訴他們每次都是這個量才行。
自從有小五和阿蘭後,謝哥兒再也沒幹過活,手上的繭子漸漸消失了,變回原來柔嫩的樣子。
程延騎着驢車接大程二程下學了。
現在大程二程差不多五歲,長高了不少,兩人的性格愈加分明,大程的話多,對着誰都是一張笑臉,二程比較沉默,對外人總是沒什麼表情,但是對熟悉的人表情更豐富,笑臉也多。
程延有些納悶,怎麼都是一樣養的,對兩人的關注和教育都相同,怎麼性子截然不同,最終隻能說是天生的。
“到家喽!”車子剛停穩,大程就喊了一聲,沒等程延過來抱他,就一下子蹦下車去,跳下來後還轉頭喊二程,“弟弟,快下來。”
二程一聲不吭也跟着跳下來,快得程延都沒來得及阻止。雖然高度沒多高,也是有可能會摔倒的。
“你們倆别跑,都說多少次了不能這樣子跳下去。”程延有些愠怒。
“阿父,我忘記了。”看見程延有發火的趨勢,兩人乖乖低頭。
“好了,等一下摔了疼的還是你們。”
大程二程見沒事後,偷偷對視一眼,手拉手進去了。一進門三隻狗就搖着尾巴圍上來,一個勁地想舔兩人的手。之前的小狗崽已經長成大狗了。
“不行不行。”它們太熱情了,大程二程難以招架,連忙跑進堂屋去。
三隻狗很聰明,懂規矩,隻在院子裡活動,堂屋和房間是不會進的,見大程二程進去後就乖乖在門外坐下。
“阿爹,我們回來了。”
“别跑那麼快。”謝哥兒從裡屋出來,給大程二程倒了兩杯水,“喝點水解解渴。”大程二程接過來咕咚咕咚地喝下去。
晚上吃飯的時候,程延突然想到:“大程二程在學院差不多兩年了,兩年蒙學是不是要結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