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吃飯的時候,李清書下床了,起來看到房間有一塊鏡子,還去照了照,發現原主和以前的她長得一摸一樣,難怪看到李媽就覺得熟悉。
“吃飯了,青青。”
“來了。”李清書聲音聽起來還是比較虛弱,畢竟腦袋還有點疼。
李清書出來後和李媽圍繞着一個破舊的小飯桌吃起了飯,菜還不賴,有雞肉和排骨,排骨應該是李媽急急忙忙去買的。
原主性子比較沉默,和李清書還有些像,所以飯桌上也沒多說話,李媽也沒看出什麼。
“哎呦,小芳,才吃晚飯呢?”一位身形較胖的大嬸走了進來。
這位應該是李清書堂姐的媽媽。
“伯母。”李清書禮貌叫了人。
“青青,腦袋怎麼樣了,弟妹你看這事鬧的,我就是和青青奶奶提了一嘴,沒想到她就起了這麼個心思,我給青青拿了雞蛋,你給孩子補補。”
“也是我沒看住,不怪你,等孩子爸回來再說吧,我是萬萬不會送青青去打工的,我和她爸就這麼一個孩子,就算書讀的不好,我們也認了,總比不讀的強。”李媽歎了口氣。
“是這麼個理,我們家娟兒也是讀完初中再出去的,你們家青青實在太小了,國強我還不知道,比你還疼孩子,出去掙的錢全花在青青身上了,你們就安心等他回來吧。”
說了一會兒話,大嬸就走了。
方芳又給李清書倒了碗湯在旁邊晾着,催促道:“吃吧,吃完了早點休息。”
“媽,為什麼娟娟姐不繼續讀高中了,我看他們家不是苛刻的啊。”李清書問道。
“是你娟娟姐自己讀不下去了,和同學約好一起去打工的,你伯母一開始也不同意,還是幾個同村的熟人之前去過,答應帶着她們,這才放了心。”李媽耐心地告訴她。
“哦哦,媽媽,你放心,開學我一定會把成績趕上來的,不會讓你和爸爸失望的。”
“你認真讀下去就行了,我和你爸又不是一定要你讀個很厲害的大學出來,能走出這裡就好了。”
李清書這邊氣氛正好,吳翠花那邊可不一樣了。
李爺爺把吳翠花狠狠罵了一頓。
”你下手知不知輕重的,再說青丫頭讀不讀書又不要你出錢,你管那麼多幹什麼,你不怕老大回來跟你鬧啊。”
吳翠花癟了癟嘴,心虛地說:“他敢,我還是他媽呢,再說,他家又沒兒子,老了還不是靠老二家的寶樹,那丫頭早點掙錢,還能為家裡出點力,以後嫁人了還能幹什麼。”
“我不管你那些,明天你去買點肉和補品給青丫頭送去,我們家名聲不能給你敗了,最近給我老實點。”
“知道了知道了,個丫頭片子真是糟錢。”
第二天,李家奶奶下午托小孫子給李清書那邊送了點肉和紅棗,自己沒上門。
這正符了李媽和李清書的意,反正她們已經分家了,平常除了過年過節也不常來往,表面上過得去就行,一切等李國強回來了再說。
過了一周,離開學的日子十分近了,李清書的繃帶也拆了,傷口快愈合了,這一周她基本就是在床上休息,無聊的時候就看看書,熟悉熟悉家裡的事物。
她家除了廚房,就兩個房間,也沒什麼好看的,活還是挺多的,每天喂雞照顧地裡,李媽幹完了這些就做些手工活,賺點零用,原主回家也會幫媽媽幹活,不過現在李媽讓她好好養傷,不準動彈,生怕她恢複不好。
李媽也是有自己的考慮在的,自己的女兒自己知道,讀書腦袋瓜不是很聰明,這要不養好點,傷到了腦袋,以後讀書更轉不過彎來。
李清書是個認真較勁的人,以後腦袋更不好用了,肯定會更加使力,李媽不是那種要女兒讀書拼命的家長,更多是想的女兒開不開心,所以她很擔心女兒恢複不好。
這天難得,李清書恢複得差不多了,被允許走動,就出去轉轉,沒想到趕巧碰上了扛着大包回家的李國強。
雖然李清書沒見過原主爸爸,但是這莫名的熟悉和親切感讓她覺得朝着她跑來的就是爸爸。
想到原身的委屈以及和爸爸之間那些美好的回憶,淚水不禁濕潤了眼眶。
“爸!”李清書也慢跑過去迎接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