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有幾封來信?”李清書問李媽。
“來了兩封,你看看。”李媽說完拿出了今天取到的信件。
李清書摸了摸信的厚度,發現很薄,看不出是否有錢。她忐忑了一番後,打開了信封。
“裡面寫的啥?”李媽在旁邊好奇問道。
第一封打開就是退稿通知,李清書神色暗淡了幾分,繼續打開第二封,很快發現第二封裡面不止有來信,還有稿費十五元。
李媽也看到了李清書手上的錢,大吃一驚。
“青青,這,哪來的這麼多錢?”
李清書一邊看着來信,一邊回答李媽:“是稿費,就是我寫的這篇文章被人家雜志錄用了,給了我一個認可費。”
“這寫文章這麼賺錢嗎,一篇就能給你十五塊。”李媽既高興又忐忑。
“也沒有,你看我第一封來信就是退稿的,說明我的文章沒被錄用。”李清書又拿起第一封看了下,确認了被退的這篇是寫親情的,她猜測可能是因為這個題材很常見,大都寫的千篇一律,不容易出彩。
而被錄用的這篇寫的比較活潑,寫的是友情還有青春期的煩惱,投稿的雜志社也比較年輕,可能喜歡這種風格,還在來信上寫了期待她繼續投稿。
李清書把錢給李媽,“媽,這錢你拿着給家裡用吧。”
李媽爽快接過道:“好,媽給你攢着當學費,你說你爸怎麼就沒在家呢,一件好事他都遇不上。”
“等爸過年回來一起告訴他,對了媽,我還有兩篇,可能還有來信。”
“我幫你盯着。”李媽說完小心翼翼地将錢拿好,走到房間放好。
李媽出來後,和女兒感慨道:“我和你爸果然沒錯,多讀書就是好,你看你才初中都能給自己賺學費了。”
“媽,這個錢也不是一直都能賺,我這是短篇,運氣好能中一兩篇就不錯了,人家寫長篇的可以一直拿錢。”李清書心裡清楚這錢就隻能賺幾次,寫長篇她能力不足,且耗費時間和精力不劃算。
“那我女兒也很棒,第一次投稿就能中。”李媽驕傲地說。
“媽,等我寒假有時間了試試寫長點,看能不能多賺點。”
李媽聽了這話,叮囑道:“青青,你現在主要的還是學習,平常放假寫寫沒事,在學校還是不要寫這個東西,我和李爸能養活你,你别擔心。”
李清書将頭靠在李媽肩膀上,“媽,我知道,我不會耽誤學習的,我隻是想讓你和爸别那麼辛苦。”
“我天天在家有啥辛苦的,你爸還年輕,讓他在外面幹幾年,給你多攢點學費,你隻要安心讀書就行,不用擔心錢啊。”李媽摸了摸女兒的頭。
“媽,我好幸運。”李清書慶幸她來到的這個家庭充滿愛,給予了她很多以前沒有體會過的情感。
“傻孩子。”李媽說道。
李清書第二天把中稿的好消息分享給了自己的好朋友張小梅。
張小梅很羨慕,她也想自己賺錢,這樣就不用擔心學費了,不過她如果賺了錢很有可能就是全部上交給爸媽。
李清書看出她的想法,問道:“小梅,我也很希望你能賺錢,但是你有買稿紙和郵票的錢嗎?”
“沒有,我身上一分錢都沒有。”張小梅很快認清現實。
“是啊,這個也要成本的,我可以借你一次兩次,但是如果沒投中,你耗費的就是時間和精力,如果投中了當然更好,所以看你自己吧。”
張小梅聽了這話瞬間清醒過來,“青青,我也不好意思借你的,你爸在外面打工掙錢也不容易,我還是把時間都花在學習上吧。”
“嗯嗯,你能想通就好,我現在也不打算寫了。”李清書昨天晚上想了想,現在學習進度還是太慢了,她還是想跳級,之前她覺得直接跳到中考可能還是有點冒險,但是上了這麼久的課了之後,她對這裡的課本了解更多了,覺得跳級也沒什麼問題。
李清書準備直接去和班主任說這事,她覺得班主任人不錯,應該會認真聽聽她的想法。
趁着中午午休時間長,李清書去找了班主任。
“怎麼了清書,中午怎麼沒午睡?”文麗吃驚道。
“文老師,我有一件事情想和你談談,您能和我到外面說一說話嗎?”李清書輕聲說。
“好,我們到外面說去。”文老師微微攬着李清書的肩膀向外走去。
“老師,是這樣的,我想先向您說明一個情況。”
“你說。”
“我家裡現在的經濟來源就隻有我爸,我爸常年在外地的工地奔波,一年到頭就掙一點辛苦錢,所以我就想為家裡減輕一點負擔?”李清書準備走苦情路線打動班主任。
“原來是這樣,我看開學的時候你爸媽都來了,我以為他們都在家呢。”
“沒有,我爸特地我開學前回來給我交學費和生活費,他一年也就回來兩次。”
“嗯,那你是什麼想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