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慕南走出茶館,攔了出租車:“司機師傅,4号候機樓,20号門下車吧。”
出租車司機甕聲答應。
在兩排街燈清涼的光影裡,車輛朝着機場方向駛去,林慕南坐在車裡看着暗昧天色,有别于來時,已經無法完全地晏然自若。
打開指端拟幻屏,重複夏青璇發來的第一則簡訊:南南,你這些年還好吧?我總該想念你,卻怕打擾你……
莫非……這二十個字是什麼暗語?林慕南突然有了這麼一個猜想。在腦海裡嘗試了幾種常見的解密方法,都對不上。
夏青璇特别提起的“和影行動”,是一場聲勢浩大的尋人運動,由林慕南母系顧門發起,至今持續八年,旨在尋回林慕南莫名失聯的舅舅——“宙和居士”顧延琢。
林慕南是顧門嫡長女顧曉聞嫁與林門嫡長男林靖乾所出之嫡嗣。
林門經濟上富可敵國,近百年來,繼歸門之後,隐約已是新的十七宗門之首。
十八年前,林顧兩門聯姻,顧門随後開展了一場轟轟烈烈的改舊布新運動,為支持這場運動,林門曾在資金上給以顧門有力支援,一切都趨向于打開一個新的局面。
然而自今往前八年時間裡,顧門接連發生了一系列變故,先是顧曉聞胞弟顧延琢突然失蹤,接着顧曉聞父母在爻區傳教時先後遇難,再接着是去年夏至午後,顧曉聞也在一場意外中亡故,終年四十一歲,轟轟烈烈的顧門改舊布新運動就此擱置下來。
顧曉聞去世那天,林慕南十五周歲零八十四天,顧曉聞給林慕南在瀝央市副中心小築布置的私邸才剛剛完工。
林靖乾不想讓林慕南見到顧曉聞未經修飾的遺容,林慕南便一次又一次地自我暗示,他的眼睛看到的顧曉聞的面孔上,最後就隻有林靖乾親手化了三個小時的淡雅妝容,而從來沒有過悚然驚心的猙獰。
反複多次地心理暗示,終使林慕南的腦海裡,對于母親,再不容易浮泛起任何晦暗的聯想,于是以後每一次,關于顧曉聞的記憶閘門勢不可擋地打開,多少悲傷與遺憾,都盡陷在過往的溫柔沼澤裡。
比如人生初始那段混沌松軟的時光,顧曉聞将他攬在膝前,執他的手一筆一畫寫字的畫面,三秋如一日,在他記憶裡不滅地輪回。
而方才一瞬,盯着那則經由夏青璇通訊設備發來的怪異簡訊,莫名猜想其是否是則暗語,林慕南蓦地意識到,其實自己的密碼學也是顧曉聞啟蒙的。
第一個實例的解密方法是羅列一段密文文字的筆畫數,将相同筆畫數合并,以合并後所得數字為坐标,從挂壁的格言裡找出對應文字,即為密文。
分析這一實例的時候,舅舅顧延琢也在場。顧曉聞煞有介事地說顧延琢也在壁上那段格言裡,顧延琢便向姐姐要明文,意欲一試牛刀,顧曉聞卻道他本來就是明文出場的。
顧延琢再看壁上格言,大笑對林慕南解釋說,“宙和”,是林慕南不滿一周歲時候,對“舅舅顧延琢”含混不清的說法。顧延琢從此自号“宙和居士”,接連公開研究多年的學術成果,迅速打響了這個稱号的名氣。
而那段壁上格言,出自首功長老的《箴言》,是十七宗門子弟書房、客廳常用的字挂内容,據說林門門邸自起于現址天佑莊園後就也一直挂着:宇宙和生命,對于這兩個存在,探求越久就越會覺得,我們了解得還太表淺。秘境深處,一直歸造化掌控,人類往往無能為力。
電光石火地,林慕南大腦忽地一閃,連忙再次看向指端社交闆上那段訊文:南南,你這些年還好吧?我總該想念你,卻怕打擾你……
訊文總計20個字,5畫的有1個,不成坐标;6畫的有2個,合并後的數字是12,對應挂壁格言第1分句,第2個字,即“宙”;7畫的有9個,合并後的數字是63,對應壁上格言第6分句,第3個字,即“歸”;8畫的有4個,合并後的數字是32,對應壁上格言第3分句,第2個字,即“求”;9畫的有3個,合并後的數字是27,對應壁上格言第2分句,第7個字,即“在”;13畫的有1個,對應壁上格言第1分句,第3個字,即“和”。
連起來是:宙和在求歸!
林慕南腦中“轟”地一聲,心頭巨震。
有可能是巧合嗎?有吧!巧合的概率比金剛在七弦琴上亂跳,卻彈奏出一支古曲《幽蘭》不定要高出多少倍,但無礙于兩者同歸為小概率事件的本質。
顧延琢在失蹤八年之久後,第一次有了音訊,這基本能夠當作确論。
可是顧延琢這八年到底經曆了什麼?他是否已獲悉雙親及胞姐先後撒手往生的噩耗?他苦心設計出“宙和在求歸”的密訊,到底是想給顧門吃顆定心丸,還是根本就是在求助?
神經往來奔送着浩繁雜亂的信息,林慕南沒來得及理清全部邏輯,急趕着就發來訊文的界面向夏青璇提請了語音通話,同時趕緊叫停車輛,掉頭返回星河茶館。
給夏青璇的語音通話,至回鈴聲自動終斷,也沒被接聽。
林慕南返回茶館途中,唯恐對方已經離開,突然心感倉惶。
回到茶館門口四望,并不見夏青璇離開的身影;林慕南進到茶館内,仍不見人蹤,心忖那姑娘怕是已經走遠了。
雖然作别時,夏青璇笃切表示一定會等林慕南來聯系,但如若她是來告知或者兜售宙和居士音訊的,那麼她才是兩人互動的主導方,求人辦事的,尚沒成交,夜長夢便多,未必就不會黃了。
林氏高科組織的服務電話林慕南絕少撥打,這一次站在星河茶館的門廳處,林慕南罕見地用指端向值班員提請了語音通話——
“林氏高科組織接線員,小公子,需要我做什麼,請指示。”
“麻煩你,幫我查個人。”
“收到,小公子,你說。”
“你先上我聊天軟件。”